今年以来,平凉市灵台县以全县“1334”(紧扣一条主线、抓好三项重点、打好三场硬仗、实现四个提升)政法工作思路为总抓手,以“五个坚持”同向发力,全面压实主动创稳“五主”责任,着力守牢底线、夯实基础、推进法治、服务大局,持续巩固了全县政治社会安全稳定的良好局面。
坚持高位推动,凝聚创稳工作合力。始终把党的绝对领导贯穿到政法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县委常委会会议先后3次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市政法工作会议及《甘肃省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办法》精神,专题听取一季度全县主动创稳工作进展情况,提出明确具体要求,有力推动工作责任和措施落实。对标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规定》和甘肃省《实施办法》,县主动创稳领导小组办公室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组织召开主动创稳有关部署会、调度会5次,制定印发了2025年重点任务分解方案,围绕专项治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等重点工作开展督查3次,下发工作通报1次,编发平安信息专报4期,健全清单台账、研判调度、统筹协调、检查考核“四项机制”,着力凝聚各方创稳工作合力。
坚持创安创稳,提升平安建设水平。紧扣“1+2+2”方案清单,扎实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聚焦经济金融、拆迁安置、婚姻家庭等12个领域,深入开展大起底、大排查、大化解行动,对摸排出的突出现实矛盾问题、具有“民转刑”“刑转命”风险矛盾纠纷、纳入审判执行工作涉稳风险重点事项,严格落实乡镇属地责任、部门条线责任,综合运用“五函”措施推动化解18条。建立健全重点人员“滚动式”精准排查、“精细化”服务管理、“全过程”疏导稳控等制度机制,对排摸出的83名重点人员,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全面落实赋分预警分级管控措施,严防了个人极端案事件发生。紧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项目和重大决策事项,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37件。圆满完成了全国两会、清明、“五一”等重大节会活动维稳安保工作,全县社会大局持续保持和谐稳定。
坚持打防并举,筑牢社会稳定防线。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整改中央扫黑除恶督导反馈问题13条,统筹开展十大行业领域整治“回头看”、涉网络黑恶犯罪和青少年涉黑涉恶专项整治,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盗抢骗、食药环等突出违法犯罪,全县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同比分别下降27.91%、6.35%。持续深化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治理,建立工作清单89项,落实落细源头预防、分级矫治、依法惩处、综合治理机制措施,全县未成年人案件数、人数同比分别下降80%、75%。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统筹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和道路交通“减量控大”专项行动,排查整改安全隐患525条,查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10559起,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同比分别下降43.75%、20%、45.6%、64.02%,全县公共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坚持多元共治,夯实社会治理根基。对标对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意见》、《工作指引》和“五个规范化”“七中心”合一要求,组织有关人员赴外考察学习1次,在现有县级综治中心“1厅+N室”基础上,对县综治中心阵地进行扩建,科学设置功能分区,预计6月底前完成改造达到规范化要求。同时制定了乡镇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指导意见,指导其按照因地制宜、便利群众的基础进行综治中心改造,更好地服务综治中心实战化。全面落实《全省乡镇(街道)主动创稳指南》,以“三条线协同发力”和“四个实战化”为重点,持续深化“万千百十”工程,深入开展“网格员进万家、访民情、优服务”活动,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768件,受理“三调”对接案件1172起,调解成功932起;深入推进信访工作五个法治化,攻坚化解信访积案和重点事项14件,全县到市及以上信访量同比下降56.52%,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坚持法治赋能,服务保障中心大局。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有力服务了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县法院扎实开展“审判执行提质增效年”行动,做实定分止争,狠抓办案质效,今年以来共受理各类案件1216件,审执结1021件,审限内结案率100%;县检察院全面推动“四大检察”协调充分发展,办理审查逮捕案件11件,民事案件13件,公益诉讼案件15件;县司法局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调整充实人民调解组织218个,组织开展“法律八进”活动1750余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62件,公证事项75件;县公安局深化“执法大规范”行动,侦办跨区域流动赌博案件1起,收缴赌资51万元。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活动,统筹推进规范涉企执法司法、涉企行政执法两个专项行动,持续巩固积案清理攻坚、陇原风暴执行、涉企刑事案件挂案清理等专项成果,切实营造了优质高效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