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调”对接打造矛盾纠纷“集散地” ——天水市秦州区综治中心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

网站首页 » 有矛盾纠纷 到综治中心

“三调”对接打造矛盾纠纷“集散地” ——天水市秦州区综治中心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


来源:甘肃政法网 责任编辑:张曦云
发布时间:2025-06-20 351

今年以来,天水市秦州区聚焦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和社会治安风险联防联控,加强资源整合,突出功能聚合,力推智慧融合,着力推进“枫桥式”综治中心实践,形成“一中心+多平台”共同发力的“三调对接工作机制,综治中心规范化实战化水平持续提升。


打造警调对接纠纷“化解地”


  4月20日,秦州区综治中心受理了一起跨镇当事人病危婚姻家庭警调纠纷。


  面对这起因病危当事人婚姻家庭矛盾引发的纠纷,网格员迅速上报,镇、村综治力量第一时间介入。当基层调解未果,区综治中心立即启动“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联合公安、法院、司法、妇联等专业力量,两天内两次组建专项调解团队。最终,通过“法理情”融合的调解策略,有效解开了当事人的“法结”与“心结”,最终促成和解。


  今年以来,秦州区综治中心加强资源整合,建立“掌握实情+分析研判+依法调解+跟踪回访”的警调纠纷多元解纷机制,推动警调对接纠纷“一体化”办理,区、镇(街道)全覆盖建立矛调中心、“三调”对接站(室)、矛盾纠纷调解室、金牌(个人)调解室、治安防控室、指挥调度室、信息平台管理室、网格管理室,全要素提升综治中心专职、常驻、轮驻和社会调解员调解能力,警调对接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持续上升。其中,公安机关推送至综治中心矛盾纠纷类警情994件,成功化解948件,推送率81.46%,化解成功率95.96%。


  打造诉调对接纠纷“集散地”


  3月25日,秦州区综治中心法院立案窗口收到了15份劳务合同起诉状。


  区法院派驻综治中心速裁快审团队征得原告和被告同意调解后,派驻法官与区综治中心对接,将这15起案件通过调解平台委托至区矛调中心先行调解。通过法官与调解员相互配合,最终,经过“法理情”三管齐下的调解,15件劳务合同案件在一天内全部调解成功并出具调解裁决书。


  今年以来,秦州区综治中心强化功能聚合,做优群众线上线下联动,做实诉前(中)“纠纷调解+司法确认+诉讼引导+代理诉讼+快审速裁”,推动建立诉调对接纠纷“一站式”运行机制。区法院在区综治中心设立立案窗口,派驻速裁快审团队入驻综治中心,专门从事立案、委托调解、指导调解、以案释法、诉调对接、简案速裁快审等工作。人社、住建、妇联、房管、妇联等部门确定专职、常驻和轮驻调解员,专门从事行业领域民商事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其中,区法院诉中分流至综治中心民商事案件1175件、成功调解720件,诉中分流率46.16%、调解成功率61.36%。


打造访调对接纠纷“枢杻地”


  3月9日,区信访局通过访调对接将朱女士上访的家暴纠纷移送区综治中心,经公安分局指挥中心和区综治中心综治信息平台数据分析,2024年以来,朱女士曾12次报警反映其丈夫靳某某有家庭暴力行为,辖区公安派出所曾对接街道综治中心联合化解15次,属于有风险隐患的重复警情。


  依据大数据分析结果,该矛盾纠纷不能快速彻底化解,且伴随多次“家暴”,极有可能引发极端案事件。


  对此,区综治中心立即组织相关单位召开矛盾纠纷调处会议,采取“互通情况、研判分析、现场调解、刚性约束、跟踪回访”五步工作法,以法律为依据,以情感为纽带,从亲情伦理、夫妻责任、家庭美德、乡土风俗等角度出发耐心劝导。同时,区妇联向区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保障朱女士人身安全。最终,在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这起婚姻家暴纠纷得以成功化解。


  今年以来,秦州区综治中心全要素复核、比对、筛选、提取涉矛盾风险隐患有效信息,全方位分析研判风险等级,实行分色预警,及时清单管理,分级办理,全过程督导案事件处置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时效性,并跟踪回访。其中,区信访部门推送至综治中心申诉求决类矛盾纠纷117件,成功调处106件,推送率84.91%,调解成功率9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