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某企业负责人握着玉门市人民法院执行法官的手激动地说:“没想到从申请执行到拿到全部欠款只用了两天,法院的高效执行给我们吃了颗‘定心丸’!”6月27日,玉门法院运用诉前财产保全措施,成功执结一起涉企纠纷案,切实保障了企业的合法权益,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司法助力。
下好诉前保全“先手棋”
今年3月,嘉峪关某公司因玉门某公司拖欠30万元借款起诉至玉门法院。考虑到对方曾多次拖延还款,申请人紧急申请诉前财产保全。承办法官接到申请后,立即依法启动保全程序,冻结了被申请人银行账户。“账户刚冻住,对方财务就打电话说要面谈,之前催了好久都躲躲闪闪,这下终于主动了!”申请人代理律师回忆道。账户被冻结后,被申请人一改往日“拖字诀”,主动找申请人进行了协商,而后在法官的耐心协调下,双方很快达成调解协议。
跑出执行攻坚“加速度”
然而调解书生效后,被申请人却未按期履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6月27日,执行法官便通过执行查控系统发现,被申请人账户仍有足额存款,当即制作扣划手续并联系银行:“这类涉企案件必须争分夺秒,企业等不起!”下午,保全的银行存款顺利进行司法扣划,30万元执行款全部执行到位。从立案执行到款项到位,全程仅48小时。“比我们预期快了很多,这笔钱刚好能支付原材料货款,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解锁执行提质“心密码”
这起案件的高效办理,得益于玉门法院构建的“保全+执行”无缝衔接机制。今年以来,玉门法院对涉企案件开辟“绿色保全通道”,实行保全申请当日审查、当日裁定、当日实施,确保“黄金24小时”内冻结资产。通过诉前保全措施,涉企案件平均执结周期从120天缩短至70天,标的到位率提升至69%。
“财产保全就像给执行上了‘双保险’,既防止债务人转移财产,又能倒逼主动履行,从源头减少‘骨头案’。”玉门法院执行局局长介绍,今年以来运用保全措施执结涉企案件同比上升20%,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超500万元。“我们不仅要让胜诉企业‘纸上权利’变成‘真金白银’,更要让司法效率成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