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为民司法 不断创新打造品牌
——记武威市古浪县人民法院海子滩人民法庭
都说,这是一片不毛之地,仿佛空旷与苍凉,就是它的写照。清人丁盛更是吟道:“开源从汉始,辟土自初唐;驿路通三辅,峡门控五凉;谷风吹日冷,山雨逐云忙……”
然而,等你把步子送到这儿,你就会发现,这片土地是那么富饶、那么多情、那么坚韧。它的美,足以让你心醉。
气势恢宏的河西走廊上,绵延不绝的祁连雪山下,它满载着历史风云与壮美山川,丝绸之路在这里汇聚又伸向远方,沿途洒落一座座星罗棋布的古驿与古镇。走近它,宛如步入一条风云际会的时空隧道。汉明长城巍然屹立,昌松瑞石千年不倒,红军西路军血洒疆场,留下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千古绝唱。如今,更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时代楷模——八步沙“六老汉”。
这片土地叫古浪。
在距离古浪县城东北80公里,腾格里沙漠南缘,有一个面积约133平方公里,辖44个行政村,人口约4.5万的小镇——海子滩镇。海子滩人民法庭就坐落在该镇,目前只有1名员额法官、1名法官助理和1名书记员。
巡回审判解民忧 司法为民心贴心
90年代初,海子滩人民法庭设立。设庭初期,由于受经济、地理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法官外出办案基本靠摩托车和步行,加之缺少通讯设施,信息传递和法律文书制作十分缓慢,办案效率因此受到了较大影响。为了提高办案效率,减轻群众诉累,及时化解邻里纠纷,设立之初的海子滩法庭一班人深入群众家中调查取证、勘查现场,采取“坐炕头、蹲地头”的方式,与群众话家常、心贴心,一边开展普法宣传,一边进行巡回审判。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1998年,上级法院为海子滩人民法庭配备了一辆办案用吉普车。后来,更新换代为一辆五菱牌警用车。2019年,又更换为一台国产红旗牌小轿车。交通工具的不断改善,让办案法官为民解忧的信心更加坚定,通过进村组、进学校、进家门等形式,让常态化普法宣传、巡回审判成为可能,也让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了“法律就在身边、法官就在身边”。
时光如梭,星移斗转。一代代的法院人无私奉献、无怨无悔,扎根在小镇上,爬山过坎、走村串巷、调解纠纷、和睦邻里,用实际行动传承和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用辛勤和汗水记录了一个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将公平与正义的种子种进了群众的心田,把为民情怀铭刻在人民司法事业的征途上,收获了当地群众的一致赞誉。
据不完全统计,海子滩法庭从设立到现在,共巡回审理各类民商事案件1500余件,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当地群众诉讼难的问题,还方便了群众诉讼,并且为巩固基层政权,维护当地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科技赋能与“三个妥善”工作法 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伴随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尤其是立案登记制和一站式建设,现场立案、移动微法院手机小程序立案、跨域立案“三位一体”立案格局的形成,海子滩人民法庭的案件数也随之逐年攀升。2016年收案225件,结案214件;2017年收案256件,结案254件;2018年收案273件,结案261件;2019年收案438件,结案388件;2020年收案412件,结案394件;2021年1至10月收案433件,结案330件。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人民法庭工作的新要求,海子滩人民法庭把强化人民法庭建设,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作为工作重点,在新发展阶段推动人民法庭工作实现了新跨越。
现如今,海子滩法庭已建成一个科技审判法庭,法庭内包括庭审录音录像、证据展示、语音识别、卷宗扫描等设备,实现了网上调解、网上庭审、网上直播、电子卷宗随案生成等功能。面对案多人少的矛盾,海子滩法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自身挖潜。同时,主动与当地司法所、派出所、村委会对接,形成工作合力,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不断探寻司法规律,在办案过程中总结并形成了“三个妥善”工作法,即围绕农村矛盾集中凸显的“林、田、宅基地、婚姻家庭”等领域,妥善处置涉土地承包、宅基地纠纷案件,妥善处置乡村农事、邻里纠纷案件,妥善处置涉婚姻家庭纠纷案件。
2020年10月,海子滩人民法庭审理的王某某等28人诉古浪县某农牧专业合作社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合同纠纷一案,28户群众曾集体上访,当事人对抗情绪较大。考虑到当事人人数众多、牵扯利益面较广等因素,办案法官多次与合作社负责人沟通,并采取“背靠背”的调解方式展开工作。最终,在办案法官耐心细致的释法析理下,从立案到结案,仅仅用时11天,各方当事人便达成了调解协议。至此,一起群体性纠纷得到了妥善化解。
此起案件的成功调处,只是海子滩人民法庭以“三个妥善”工作法为指导开展工作的缩影。
“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持久生命力,就在于它‘一刻不离开群众’的为民情怀。通过这起案件,我深刻认识到马锡五审判方式在办案过程中的重大意义。今后,我们一定要把马锡五审判方式传承好、发扬好。”海子滩法庭现任负责人李政琦由衷地感慨道。
强化素质树形象 科学管理提质效
海子滩人民法庭始终把强化个人素质、提升法庭科学管理水平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强化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和信息化应用方面的学习,参加优秀裁判文书制作、书记员技能竞赛、庭审观摩等活动,内强素质、外练硬功,学习型法庭建设得到了有力推进,案件质效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2006年以来,海子滩人民法庭荣获创建“平安武威”工作单位、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先进单位、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2021年,海子滩人民法庭被县法院树立为民族团结示范法庭。法庭现任负责人李政琦20多年来长期坚持在基层工作,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工作业绩突出,2016年荣获全省法院“办案标兵”及最高人民法院“荣誉天平奖”,多次被武威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古浪县人民法院评为“先进工作者”“调解能手”,连续数年受到古浪县委、县政府表彰奖励。
近年来,海子滩人民法庭充分发挥基层法庭前沿阵地的作用,按照“一庭一品”的思路,坚持立足区域实际,结合案件类型、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积极推进法庭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畅通非诉解纷与诉讼程序的对接渠道,推动当地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今年来,在案多人少的情况下,海子滩人民法庭已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330件,结案数居全院前列,真正使基层矛盾得到了有效化解。打造人民满意的法庭永远没有终点。未来,海子滩人民法庭将通过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不断创新,打造一流的智慧服务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