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威市全面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深入推进行政执法能力三年提升行动,大力实施行政执法人员全员培训、“三项制度”全覆盖等六大工程,不断完善行政执法配套制度建设,持续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努力营造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全力打造生态美、产业优、文化兴、百姓富的幸福美好新武威,努力构筑河西走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桥头堡,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强化学习培训 提升国家工作人员法治素养
武威市紧抓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充分发挥领导干部“领头雁”效应,对全市818名县级干部分批次集中培训,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市、县区通过集中轮训、网络培训、专题法治讲座等方式,组织7600多名执法人员深入学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营造浓厚学法氛围。将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作为重点任务,纳入年度法治建设考核内容和“八五”普法规划,健全完善统筹协调、沟通联络、督促落实机制,形成层层抓落实、一级抓一级的责任体系,真正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到行政执法实践当中,为全面提升行政执法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聚焦“三项制度” 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武威市全力推进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将全市行政执法年度数据统一在“信用甘肃”平台公示,实现行政执法事前事中信息依法全公开,行政执法结果公示全覆盖,执法结果更加透明。截至目前,全市公示执法信息19.28万条,公布行政执法主体资格404个,核发行政执法证7764个。
全力推进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聚焦规范执法程序,各级执法部门配备执法记录仪3283个,推进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使执法行为更加规范。同时,全力推进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让执法决定更加严谨。
坚持守正创新 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
武威市扎实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能力“六个一”专项活动,以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为契机,扎实开展以公布一批告知承诺制政务服务事项、组织一轮行政执法人员培训、举办一场行政执法基础知识测试、开展一次行政执法案卷集中评查活动、筛选一批典型执法案例、编印一本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基本知识汇编为内容的提升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六个一”专项活动,有效解决执法不公、执法不严、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
深入推进执法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生态环保、文化旅游、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五大领域”部门执法力量,市、县重点执法部门基本实现一线执法人员占本部门总数的60%以上。优化乡镇(街道)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完成全市101个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整合基层审批服务执法力量,在乡镇设立综合行政执法队,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
推行柔性执法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武威市开展行政柔性执法,依法树立“包容审慎”监管理念,教育引导市场主体自觉守法、自我纠错,切实增强行政执法的实效。加大对企业的行政指导力度,促进市场主体依法依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使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自推行柔性执法方式以来,全市各县区各部门累计办理“两轻一免”案件20379件,惠及群众万余人,规范执法与惠及民生实现高度统一、深度融合,柔性执法的成效初步显现。深入开展“万所联万会”、企业“法治体检”、“送法进企业”活动,助力企业防范化解风险,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法律支持、更精准的法律服务、更有力的法治保障,为营商环境铺就“法治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