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不能落一人”
在烈洼村,村民马海清正在忙碌地采摘棚里的香菇。他捧着一个个硕大的香菇,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马海清说,今年在县检察院的帮扶下,家里修建了大棚,长好的香菇就送给附近负责统一收购的厂家,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感谢县检察院帮扶工作队,给我修建了这么好的新家。”新庄村村民王建军说,他家有四口人,自己和妻子患慢性病,同时要供养女儿上大学,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帮扶工作队积极申报补助,帮助他修建了五间砖木结构的新房。
近三年来,县检察院帮扶工作队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帮助新庄村160多户困难群众争取项目资金,新修建彩钢房67户,硬化庭院47户,修建围墙2799.1米,新建大门53户,落实危房补助政策119 户。 “要摘掉穷帽,拔掉穷根,就要激发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县检察院驻新庄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罗正学说,帮扶工作队始终将产业扶贫作为重中之重,2018年充分利用新庄村闲置场地,使伞业扶贫车间顺利落户新庄村,有11户帮扶户中的家庭妇女在扶贫车间务工。 近三年来,县检察院帮扶工作队积极动员群众,在该村种植啤特果150亩,落实到村到户产业,引进能繁母牛、能繁母羊,落实中药材种植160户,累计动员群众从事外出务工1200多人(次)。目前,该村种植业结构实现了从单一的粮食作物种植向中药材、油菜等经济作物种植的重大转变,养殖业从落后传统的散养、放养等粗放式养殖向精细化管理养殖模式的重大转变,从守着两亩薄田靠天吃饭的陈旧观念向“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新思维的重大转变。“5+1”专项行动见实效
走进大山深处的塔庄村,村民陈述学家里盖起的楼房格外显眼,大家都称呼为“别墅”。陈述学的两个儿子及媳妇都在南方打工多年,收入可观。在村里,像他家这样的打工户不在少数。县检察院帮扶工作队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决定用劳务输出增加收入作为群众摆脱贫困的方式,挨家挨户给具备条件的家庭做动员,鼓励他们出外打工,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县检察院驻塔庄村帮扶工作队队员朱国平介绍,塔庄村以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搬迁、道路建设、东西扶贫和中央定点帮扶及兜底保障为内容的“5+1”专项行动为抓手,加快群众脱贫步伐。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2020年实施到户产业奖补项目44.55万元,加大对公益性岗位人员的考核管理,积极动员通过集中输转方式外出务工,实现稳定增收。全村易地扶贫搬迁对象12户,已全部建成入住,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全村道路实现全部硬化,2020年下达东西协作扶贫资金30万元,太阳能路灯、水渠改扩建、人居环境改善等到村项目正在建设。全村兜底保障应保尽保、应纳尽纳、应救尽救、应养尽养,残疾人“两项补贴”落实到位。 真扶贫、扶真贫。近年来,康乐县检察院驻村工作队心系群众,笃行担当,时刻把贫困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甘当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通过脱贫攻坚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走出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