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政法网 今天是 2025年05月22日 星期四

平凉市静宁县探索“说议办督评”机制 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来源:甘肃政法网 责任编辑:张曦云 发布时间:2023-07-25 3350
字号:A A    颜色:

近年来,平凉市静宁县不断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提升为民服务效能。该县八里镇高城寨村地处城郊结合部,为有效解决城郊发展矛盾问题,八里镇积极借鉴“枫桥经验”,探索建立“说、议、办、督、评”基层议事协商机制,助推议事协商深入开展,推动构建多方参与、多方监督、全程公开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说”畅通群众说事渠道


  八里镇组建成立由村社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组成的“民意志愿服务队”,每月定期在全村7个网格内收集群众、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及租住户的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积极宣传引导群众“有困难找干部,有矛盾找支书”。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设立民情会客厅,将每月15日定为“村民说事日”,在民情会客厅定点接待说事村民,并及时召集法律顾问、司法调解员、“四会”成员、村社干部和企事业代表一起参与说事。“说事”制度建立以来,开展群众说事10次,服务队主动上门化解邻里、耕地、人居环境等矛盾纠纷38件,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00余条。


  “议”集思广益研究办法


  八里镇高城寨村委会积极吸纳辖区内“两代表一委员”、法律工作者、企事业和社会组织代表以及德高望重、公道正派的“乡贤能人”“归雁工程”爱心人士等各行各业各领域成员代表组成议事协商机构,所有涉及群众利益的诸如产业发展、文化娱乐、红白理事、公共卫生、矛盾化解等事项,通过召集协商代表进行商议取得一致意见后,再组织实施,形成大事协商、小事互谅、矛盾即解的协商治理格局。同时,坚持以“521”民主决策机制为议事载体,探索推行“一约四会两榜五公开”民主治理模式,定期召开支委、村委、监委“三委”联席会议,邀请包村领导、驻村干部全程参加,集体研究解决村民诉求。按照问题类别和商议主题,邀请部分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参与集体讨论,形成决议。对村级能够自办的事项,由村“两委”及时予以办理,对村级无法办理的,及时上报镇政府予以协调解决。


“办”创新解决问题措施


  八里镇积极推行“群众代表联动办,村社两级主动办、协调镇政府和上级部门协助办”的模式,采取“群众点单,干部跑路,部门报到”的方式,对商定的村组事务实行“菜单式”管理,由负责实施的群众代表或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吹哨人”,第一时间向涉及解决事项的各组群众和各级部门发起召集,群众有力出力,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响应报到,共同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针对不同群体,推行“十户联防”“四级联动”机制,采取包片联户、网格化管理、设岗定责、承诺践诺、志愿服务等措施,组织党员、干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工商户等与村民一道参与村级事务建设。


“督”跟踪问效保障成效


  八里镇聚焦协商议事事项,采取“群众监督督、镇村联动督、部门责令督、纪委跟进督”的方式,通过督办人员现场查看、入户走访、民意调查、召开会议等形式,对议定事项办理结果进行全程跟踪督查,督促直接承办人认真履职,做到事项办理件件有人管、事事有人抓、时时有人问,确保议定事项高效办结,初步形成了群众“说”、村组“办”、党委政府“管”、部门“协”的工作格局。目前共开展民意调查6次,召开督办调研会议10次,督办民生事项和矛盾纠纷31件,约谈驻村干部和村干部5人(次)。


评”多方参与享受成果


  八里镇坚持将群众测评、党员议评、企事业单位参评、部门协评和上级考评相结合,按照“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次,结合“主题党日”活动、村民代表大会、测评考评会议等,组织党员、群众、企事业单位、部门等代表对议事协商办结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对测评不满意的责令重新办理,评价结果纳入村干部报酬绩效管理和驻村干部年度考核。充分发挥“红黑榜”作用,对评议出的不良单位集体和个人进行“黑榜”曝光,对好人好事、办理事项业绩突出的进行“红榜”公示。建立积分管理制度,设置“爱心积分”兑换区,对积极参与村级建设、协助化解矛盾纠纷的群众,发放爱心积分卡,通过积分兑换实物的方式,进一步激发村民践行社会公德,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