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开展以来,嘉峪关市公安局紧盯违法犯罪、风险防控、民生问题,以更大力度落细落实打防管控各项措施,在工作中不断展现新作为、彰显新气象,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后盾。其间,得到了多家国家级、省级媒体的关注报道,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今年以来,嘉峪关市公安局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倾情倾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题,不断提高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
找准痛点难点
近日,在嘉峪关市峪泉镇新时代广场举行了一场警民“板凳会”,嘉峪关市公安局峪泉派出所教导员沈志明带领社区民警、网格员和乡亲们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谈治安、征求意见建议,气氛其乐融融。民警现场收集意见建议16条,现场处置问题13项,对于不能当场解决的,责任明确到人、后续抓紧处理,赢得了广大群众一致好评。
为切实了解掌握群众关注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嘉峪关市公安局组织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五进、五送、五访”等活动,深入一线走访调研,接受群众咨询,收集意见建议,并逐条明确责任部门、工作措施和办结时限,确保条条有回复、件件有落实。
同时,该市公安局聚焦校园安全问题,深化“护校安园”行动,组织民警进校园走访,指导学校做好安防工作;聚焦省内户口迁移业务办理,简化流程、减免手续,群众只需跑一次便可办好;聚焦车驾管业务办理,推行“四个减免”工作举措,有效缩短群众等候时间,提高办事效率。
强化责任担当
6月中旬,居民白女士为嘉峪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侦查二大队民警送来一面锦旗,对民警侦破案件为其追回损失表示感谢。据悉,白女士在网上被骗8万元,报警后,办案民警第一时间进行止付冻结,为白女士挽回了全部经济损失。
群众利益无小事,嘉峪关市公安局始终把打击治理锋芒对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违法犯罪,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他们围绕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犯罪,坚持源头管控、打防并举、以打促防,实现电诈发案数同比下降,电诈破案数、抓获嫌疑人数同比分别上升,同时,持续保持对“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等违法犯罪的高压震慑态势。
释放改革红利
以群众诉求为出发点,嘉峪关市公安局着力在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方面下功夫,推出一系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便民利民惠民的措施,进一步解决了企业、群众办事难、来回跑等烦心事。该局增设交管业务窗口,推出新生儿落户“一链办”、省内户口迁移“一站办”、户政窗口老年人“优先办”等便民举措,住宿登记、户籍迁移、新生儿出生登记等多项服务实现“刷脸办理”,车驾管高频业务互联网办理率超过90%。
嘉峪关市公安局还积极推动公安服务向群众家门口延伸,设立派出所“综合窗口”,在推行周末延时服务和办证预约服务的基础上,投放自助服务设备,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智慧无人办证点,“就近办”“自助办”成为服务群众的重要方式。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公安厅关于道路交通安全“严管十条”工作要求,切实提升广大群众交通安全意识、绷紧交通安全思想防线,确保辖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平稳有序。嘉峪关公安交管部门以“除隐患查违法保安全”道路交通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立足“交通秩序整治、安全隐患排查、交通安全宣教”三条主线,切实推动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走深走实,全力构筑夏季道路交通安全屏障。
聚力路查构筑路畅人安“基础屏障”
根据辖区实际科学调整警力部署,不断加强重点时段、路段的巡逻管控密度和力度,采取定点执勤与流动巡逻相结合的勤务模式,最大限度提高路面见警率、管事率。同时依托交通监控系统,持续加大对重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查处酒驾醉驾、超员超载、疲劳驾驶、涉牌涉证、“飙车炸街”等危险驾驶行为。
聚力排查构筑源头管控“安全屏障”
定期组织警力深入辖区重点运输企业,对安全主体落实情况开展大检查,重点对运输企业车辆驾驶人管理台账、企业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记录、车辆GPS监控违法记录、车辆审验、驾驶人资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检查。并详细了解企业的安全责任制落实、驾驶员安全教育、客运车辆技术状况等情况。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集中约谈并面对面督促整改,签订责任书,督促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做到了隐患排查不留空隙,隐患整改不留死角。
聚力宣教构筑文明出行“共识屏障”
积极组织警力深入辖区学校、社区、集市等群众密集区域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宣传民警通过以案释法,深入浅出地剖析讲解交通事故的成因,向群众详细讲解了夏季行车注意事项、车辆防自燃知识以及酒后驾驶、三超一疲劳、随意变道、分心驾驶、驾车不系安全带等交通违法行为的严重危害,告诫群众要认真吸取教训,深刻反思,引以为鉴,时刻牢记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做到安全驾驶,文明出行。
“还好你们及时预警,不然我就被骗了!”日前,反诈中心民警成功劝阻一起被骗警情,及时为群众挽回损失。今年以来,嘉峪关市公安局本着“防范为先”的原则,采取多种防范措施,最大限度预防案件发生、减少群众财产损失,通过大力推广“金钟罩”反诈小程序、国家反诈中心APP、96110预警劝阻专线等反诈利器,为人民群众构筑了一道防诈反诈的“防火墙”。
嘉峪关市公安局召开工作推进会,印发了《嘉峪关市公安局反诈预警劝阻实体化运行工作规范(试行)》,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立足各自职能定位和技能优势,建立健全反诈中心、派出所、乡镇(街道)、村(社区)、组(网格)紧密衔接、相互配合的预警宣防闭环机制。
近期以来,共进行预警劝阻6194条,日均预警285人次,上门劝阻299次,有效避免群众损失300余万元。同时,利用市局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推送反诈知识,进行互动解答,提升群众识别电诈的能力。共开展反诈知识讲座12场次,发布典型案例、预警提示、宣传动态共计1万余条,“金钟罩”警民联防平台保护人数达22.87万人次,电诈发案、损失分别环比下降46.67%、53.56%。
“我们在接到反诈民警提示的第一时间,就组织社区网格员立马前往居民家中,面对面开展劝阻工作”,明珠社区工作人员说道。预警劝阻工作,既需要公安民警及时上门劝阻,还需要社区网格员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破解“找不到、不听劝、来不及”的难题。嘉峪关市公安局积极创新警务机制改革,将警格与网格双网融合,疏通社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每条“毛细血管”,不仅强化派出所与网格员之间的联系,更是盘活有限的警力资源,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双重共享。
“民警的反诈宣传越来越有趣,拍的反诈视频带着满满的‘干货’,老百姓喜闻乐见,这样的宣传真的好贴心接地气”,德惠社区居民李先生说道。说得清、拍得快、内容硬核,是嘉峪关市公安局《反诈情景剧》《反诈小课堂》等系列视频的形容词。宣传民警将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改编成情景剧的形式,生动展示不法分子常用的电信诈骗手段,提醒广大群众加强对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小视频的演绎,让严肃的反诈宣传为民众所喜闻乐见,入耳入脑又入心。
8月4日,甘肃卫视《法治伴你行》栏目中对嘉峪关市公安局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相关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充分展现新时代嘉峪关公安民辅警的优良作风和良好风貌,受到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一致点赞,为嘉峪关公安树立了良好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