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政法网 今天是 2025年07月23日 星期三

定西:绘好法治“五线谱” 奏响创稳“交响乐”

来源:甘肃政法网 责任编辑:张曦云 发布时间:2023-10-25 3172
字号:A A    颜色:

定西市认真落实省委部署要求,紧盯各类风险隐患,牢固树立主动“排雷”意识,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法治宣传教育、规范文明执法、重点人群管控、公共法律服务等工作为重点,创新绘就法治“五线谱”,全力消除不和谐因素,全市社会持续和谐稳定,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聚焦排查调解

打造矛盾纠纷化解前端“防线”


加强源头治理。坚持定期排查与重点时段排查相结合,村(社区)每周、乡镇(街道)每半月、县区和行业部门每月开展矛盾纠纷普遍排查,全面排查婚姻家庭、情感、邻里等民间矛盾纠纷,做到发现在早、预防在先、处置在小。


构建联动格局。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机制和访调、警调、检调、诉调“四个”对接机制,合力化解矛盾纠纷。


创新调解方式。创新推出“随手调”调解文书,在遇到简易矛盾纠纷时现场进行调解,签订调解协议。


聚焦精准普法

提升法治教育预防宣传“准线”


抓好重要时间节点宣传。组建主动创稳精准普法宣讲团,利用重要纪念日、法律法规颁布日、重大节日等深入基层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提供法律咨询,赠送法治宣传品,持续厚植全民守法意识。


抓好“关键群体”宣传。紧盯青少年学生群体,开展法治讲座、“开学第一课”“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在通渭县人民检察院设立全市首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设置法治教育长廊、VR虚拟体验、模拟法庭等10余个功能区,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法治学习平台。


抓好新媒体创新宣传。创建定西市普法新媒体矩阵,发布文章视频1.2万余条,阅读量达12亿余人次,影响力连续进入全国政法系统月榜单,今年7月在全国新媒体普法工作会上,定西市作为全国仅有的两个市州作了经验交流。自编自导自演普法微视频、微电影20余部,创新开展“我执法我普法”等直播带“法”活动,为群众献上了丰富的法治大餐。


聚焦执法监督

严格规范文明执法“标线”


提升行政复议效能。建设定西市行政复议大厅,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行政复议等“一站式”服务,并畅通网络、邮寄、视频“三大行政复议渠道”,使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开展行政复议,办案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提升行政执法能力。加大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力度,举办法律知识培训班,培训行政执法人员9000余人。组织执法业务骨干参加司法部举办的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专题视频培训班,切实提高用法治思维解决执法难题的能力和水平。


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推行柔性执法和说理式执法,运用宣传引导、行政约谈等柔性方式执法案件2.2万余件。深入开展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一大批突出问题得到及时化解。


聚焦监管帮教

守好重点人群安全稳定“底线”


开展专项活动。紧盯敏感节点、重要时段、重大节日等,组织开展“两类对象”大走访、大排查、大宣讲活动,积极掌握“两类对象”动态变化情况,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宣讲法律法规,确保人员稳定。开展集中法治宣讲、警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510余场次。


强化日常管控。依托“智慧矫正中心”平台,采取现场点检、电话抽检、网上巡检、远程视频点检等4种方式,实施“日调度”“零报告”制度,严防脱管、漏管现象发生。


落实安置帮教。严格落实安置帮教对象必接必送制度,根据安置帮教对象实际困难精准落实帮扶措施,预防重新违法犯罪,安置帮教对象持续稳定、满意。


聚焦法治服务

拓宽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边线”


加强平台建设。创建34个服务质量好、群众满意度高的公共法律服务示范点,“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规范化运行,高质高效服务群众。打造全省首家涉税法律服务工作站,为纳税人提供维权、投诉、咨询等涉税法律服务600余人次。


优化法治服务。积极开展“百名律师进企业、进乡村”行动,228名律师通过“固定坐诊+走访服务+集中会诊”的方式,为全市204家民营企业提供精准法律服务。


健全服务机制。实施法律援助“三项便民”服务机制(市域内异地协作制、律师首接首问制、经济困难状况诚信承诺制),实现“应援尽援优援”,普惠广大群众,今年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832件,其中涉及农民工工资案件849件。实行公证案件限时办证制度,实现当事人“最多跑一次”,群众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