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政法网 今天是 2025年07月18日 星期五

甘肃:点亮司法“微服务” 托起百姓“大民生”

来源:甘肃政法网 责任编辑:张曦云 发布时间:2023-11-06 2636
字号:A A    颜色:

自全省主动创稳行动开展以来,甘肃省司法行政系统结合全省“三抓三促”行动,聚焦群众期盼,把服务群众与排查矛盾融合起来,以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为突破口,坚持学习和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人民调解路径,最大限度激发人民调解活力,以实际行动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筑牢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


倾力解决忧“薪”事

百姓感谢送锦旗


10月27日,兰州市红古区法律援助中心收到了几位农民工送来的一面锦旗:“依法为民解难事 法律援助暖人心”。2022年3月至10月,贺某等几人在红古区某工地被黄某雇用做小工和瓦工,期间黄某欠付工资。雇用结束后,对拖欠工资,农民工几经周折讨薪无果,于2023年6月来到红古区法律援助中心提出追索劳动报酬的法律援助申请。经审查后,红古区法律援助中心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受理本案件,当天指派兰州连海律师事务所律师负责承办本案。律师为进一步做好开庭前的准备工作,在向法院提交了诉状之后,律师做了进工地走访等大量的开庭准备工作。在红古区人民法院民商事审判团队和律师的共同努力之下,雇主黄某同意支付所欠的工资,双方达成支付劳务费的调解协议。


上门服务暖人心

公证为民零距离


10月23日,武威市古浪县公证处通过电话受理了两位特殊当事人的申请。据了解,两位申请人是一对老夫妇,他们儿子不幸意外去世,儿子和儿媳在新疆有一套房产和一辆小汽车需要办理继承。两位老人商议后,决定放弃由儿媳和孙子继承,因此需要办理弃权声明公证书。但是两位老人身体欠佳,老奶奶做过手术刚出院在家休养,老爷爷也因病住院治疗,无法亲自到公证处办理公证事宜。工作人员了解到老人家的困难后,立即安排公证员前往老人家中、医院,开展上门公证服务工作。经现场与老人谈话沟通,公证员确认老人头脑清醒,意思表述真实,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符合公证办理的有关规定。公证员一边热情地陪老人聊天,一边耐心指导将准备好的文书提供给老人签名,完成公证程序,老人紧皱的眉梢才慢慢舒展开来,对公证人员连声致谢,感谢贴心周到的服务了却心头大事。


地界不明起矛盾

久久为功终化解


近日,天水市武山县城关司法所成功调解一起涉农土地纠纷。北山村村民郭某在林泉组有一块土地常年耕种,去年全村实施了土地整理项目,将林泉组一部分陡地推成了水平梯田,其中包括郭某的这块土地。与郭某土地相邻的是周某的土地,两家因土地界限而多次发生口角。经村委会多次调解,双方互不相让,双方矛盾进一步加深。接到该矛盾纠纷之后,城关司法所多措并举、多管齐下,集中攻坚,由司法所所长到该村包抓该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司法所长多次上门了解情况,同发生矛盾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多次沟通交流,促膝交谈,细心疏导情绪,详细解释法律。通过以法律政策的角度从利害关系导入,讲政策,谈人情,促和谐。同时依据乡村振兴有关政策,对其进行积极劝导,最终双方打开心结,终于达成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