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
正是文县红橘采摘的时节
走进陇南文县城关镇凡昌村
金黄色的红橘缀满枝头
清香扑面而来
空气中都透着丰收的味道。
果农与游客穿梭在果树间,脸上洋溢着喜悦,采摘着希望的果实。田间地头,处处可见公安民辅警的身影,全力为红橘采摘保驾护航。
“一定要照看好小孩,不要让他们离开自己视野”
“可一定要守好自己的辛苦钱啊”
“网上售卖时要注意核实信息”
……
果园果实压弯头,又是一年红橘丰收季。12月7日,文县城关镇凡昌村举办首届红橘采摘节,大量游客慕名而来,纷纷走进果园,徜徉在橘香之中,体验采摘的快乐,感受丰收的喜悦。
为保障活动顺利进行,城关派出所提前谋划、周密部署,积极开展“护橘”行动,全面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加大道路交通管控力度,构筑全方位、立体式安防圈。
凡昌村地处白水江畔,气候温润,光热水土资源富集,所产红橘果肉饱满、皮薄味甜、畅销邻近市县。红橘产业作为辖区增收致富主导产业之一,种植面积达200余亩,年产800吨,预计群众增收400万。
近年来,文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立足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围绕辖区产业特色,精耕细作“果园警务”,以保农、护农、利农为工作目标,变身“采摘工”,将警务工作送到田间地头,以实际行动全力守护“甜蜜经济”发展。
金果飘香季,也是各类案件的高发期。
城关派出所依托“一村一警”工作机制,发挥驻村民警 “人熟、路熟、情况熟”的优势,主动延伸管理服务职能,深入果园、居民家中,主动上门服务,成立“助农小分队”,帮助果农采摘分拣、搬运农作物,通过面对面沟通、零距离帮助,解决果农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充分发挥果农、村民、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常态化开展联动巡逻,进一步强化显性用警,做到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切实提升见警率、管事率。收集盗窃、强买强卖等危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线索,不断织密防控网络。
其间,累计开展助农服务23次,巡逻防控28次,动员群众600余人次参与。
“以前我们每天得守在果园里,生怕有人偷摘或破坏。”凡昌村一果农感慨道,“现在我们摘红橘,都会有派出所民警来巡逻和帮忙,有他们在,我们感到安全。”
丰收的日子免不了一些“小插曲”。
“有事大家多商量沟通,千万别伤了和气,下次再有这种问题,要及时跟我们反映。”前不久,两果农因为田地土埂整修发生了争执,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在矛盾即将升级时,巡逻民警闻讯赶来,通过实地查看、询问双方和周边邻居,最终成功调解该起矛盾纠纷。
完善联防联动机制,积极发动网格员、村两委等群防群治力量,及时排摸合同、劳资等各类影响创收因素,把田间地头当做“调解室”,解开“矛盾结”系上“和谐扣”,保障辖区群众安居乐业。今年以来,共化解涉农矛盾纠纷11起,为果园丰收保驾护航。
采摘时节,劳动力外出农忙,为防止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结合辖区实际,发挥主动警务,采取“线上+线下”“新型+传统”的多种宣传方式,走进集市、果园、田间地头,向群众普及反诈、禁毒等知识,不断提高普法“渗透率”,强化群众法治意识。
“大家挣的辛苦钱可一定要保管好啊。”“千万不要贪小便宜,”“这张警民联系卡请收好,有什么困难就随时联系我们。”民警在果园周边巡逻的同时,驻足与果农“拉家常”,用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语言,宣传防火、防盗、防骗、防事故等安全知识,谈笑间,橘子摘了一筐又一筐,安全知识也悄然印刻在群众心上。
“村内通行,一定要慢行,注意安全。”“红橘运输一定不要搭乘无牌无证车辆”民警结合辖区果园及道路交通实际,采取定点设卡和流动巡逻相结合的疏导模式,引导运输车辆靠边安全、有序停放,叮嘱交通安全注意事项,严查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全力确保红橘运输道路交通秩序安全畅通。
红橘的丰收,不仅为果农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也为城关镇凡昌村的农业发展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这片金黄的果园,正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希望之地。
下一步,文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将根据辖区产业发展实际,适时调整警务侧重点,及时解决群众秋收时节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真正做到警务围着民生转,以“果园警务”播撒“平安种子”,以“藏蓝”助力“甜蜜”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