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兰州市安宁区的兰州北站,是全国第三大铁路编组场,是陇海、兰青、兰新、包兰、兰渝五大铁路干线交汇枢纽和西部铁路网的核心节点,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两年累计发送货物列车55.75万列,组织中欧(亚)班列到发2.31万列,年均增长率保持在5%以上,铁路枢纽战略地位作用日益凸显,维护兰州北站区及铁路沿线安全稳定尤为重要。
近年来,兰州市公安局安宁分局、兰州铁路公安处聚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纵横联动、整体协同”工作目标,立足沙井驿派出所和北站派出所治安形势特点,探索建立了“223N”路地警务协作机制,以“双所领导”“双指挥室”为引擎,为路地警务协作注入强大的“混合动力”,牵引党建融合共建、情报信息共享、数据资源共用“三类业务”融合,推动警情联处、风险联防、案件联办等N项工作一体联动,打造现代化路地警务融合的 “新能源”示范点。
“双所领导”
精校“双擎”工作扭矩
“如今咱们铁路和地方可是并肩作战的‘兄弟连’。”兰铁公安处北站派出所所长靳俊鑫笑着说,“现在北站铁路沿线和机务段全部纳入安宁分局路地联防体系,沙井驿、北站两所警力佩戴红蓝两色袖标,共用同一套指挥系统。”
“平时云协作、战时合署办,共同研判薄弱环节,共商制定精准举措。”安宁分局沙井驿派出所所长陈忠厚介绍,“遇到重要勤务活动、重大案件侦办,我们根据工作需要,直接就近合署办公,同步调取双方数据资源,统一调度路地警力。”
“现在处理涉铁警情就像左手帮右手,效率翻倍还不扯皮。”两所民警也达成共识。有了来自“双所领导”的精确校准,双方在警情研判、巡控推进、同步办案等方面的合作也更加默契,情报互通、防控共研、安全同保的共赢理念,正在成为现代警务路地协作的强力扭矩。
“双指挥室”
增加“双擎”能量效率
每天上午9点,沙井驿所和北站所通过视频系统会商铁路沿线警情,精准指导“红蓝卫士”巡防队开展隐患排查。这种“云端交班”模式让双方优势互补,沙井驿所警力紧张,北站所民警协助延伸巡控触角;北站所缺乏社区警务经验,沙井驿所民警带他们入户走访,完成机务段区域和沿线住户信息核录。
面对辖区22家铁路企业的安防压力,安宁分局给予了北站派出所全力支持,协助建成新一代综合指挥室,配备自动化无人机场,两所“智慧引擎”数据互通,于去年12月通过轨迹碰撞快速破获150万元钢轨被盗案,今年2月又通过热成像技术揪出扒乘货运专列的2名逃犯。
“现在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握指成拳。”两所的副所长曹翔、卫静感同身受,“这种‘你补我短板、我填你缺口’的联动,让1+1真正算出了大于2的能量效率。”
“三类业务”
输出“双擎”混合动力
为了更好地输出路地警务协作“混合动力”,北站所与沙井驿所在党建融合共建、数据资源共用等方面也进行了深度融合。
依托“红蓝卫士”警务巡防品牌,两所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篮球足球、拔河比赛等特色活动。除此之外,两所通过数据交换、权限互通,搭建起信息互通“高速路”,在重大安保节点建立联合研判机制,对行动性、预警性信息即时会商、联动处置,近半年协同高效化解风险隐患10起。
“N项工作”
助力“双擎”提速远航
有了路地协作“新能源”的加持,北站所与沙井驿所也不断优化警情联处、风险联防、案件联办、安保联动,为“红蓝双擎”给油提速。
两所立足“双向通报+就近响应”模式,遇到安全事件、自然灾害等警情,通过5G设备就近派警、快速处置,今年高效处理线路侵入、人员滞留等突发警情6起;北站所还将铁路沿线纳入无人机巡防网,场区巡查从3小时缩短至20分钟;沙井驿所则将“主防”工作延伸至北站机务段内,近年来机务段治安刑事发案呈断崖式下跌,电诈案件保持“零发生”。
在春运等关键节点,两所灵活配警,将路地警力混编成多个小组,开展全域隐患排查,今年护航春运任务9次,全程“零差错”;发生重大案事件时,由安宁分局情指中心协调专业警种同步上案,依托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有力推动案件联动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