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甘肃法治报》头版刊发文章《下沉治理资源前移服务端口——清水县汇集智慧力量推动主动创稳全面提升》,推广清水县主动创稳做法。
“智慧赋能”强动力,守牢底线护稳定。今年以来,天水市清水县汇集智慧力量,下沉治理资源,前移服务端口,全面推进“大数据赋能+综治中心调度+基层治理增效”模式,全力推动主动创稳全面提升。
用活大数据中心“智慧脑”
4月8日,某学校学生李某来清水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报警称,自己停放在校门口附近的电动车“不翼而飞”,请求帮助找回。派出所指挥中心民警依托智慧警务,筛查大量公共安全视频数据,很快查到被盗的电动车和嫌疑人画面。办案民警蹲点守候、伺机出击,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成功找回被盗车辆,破获一起盗窃案。
据了解,清水县把科技赋能基层社会治理作为夯实主动创稳底板的重要抓手,依托公安机关合成作战指挥中心平台,用活大数据“智慧脑”,建立“专业+机制+大数据”和“1+6+N”现代警务,以“数智+”为支点,精心打造“轩辕剑”数智大屏,整合市场监管、文旅、卫健等部门资源,建立“分析预警——精准推送——联动处置——反馈评估”全链条闭环流程,实现多维度、多资源、多手段精准分析研判社会治安状况。
今年以来,清水县公安局利用大数据资源破获刑事案件7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0余名。
与此同时,清水县公安局充分发挥“大数据”在基层治理中的优势,建立“网格化+小板凳”的警网融合治理模式,将18个派出所警务区与374个网格融合共建,按照“1名民警+N名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的“1+N”模式,组建基层网格最小作战单元。今年以来,通过“网格化+小板凳”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46起,消除安全隐患76处。
用好综治中心“指挥部”
5月22日,秦亭镇非子牧场一村民王某牧马时发现一匹马死于电线杆旁,立即报警。接警后,秦亭派出所迅速联动供电公司勘查,确认马匹因商户杨某私自拉设的漏电铁丝缆线触电死亡。
对此,派出所与镇综治中心现场调解未果,及时对接县综治中心启动联合调解机制,协调法院、调委会等多方力量介入调解,调解团队灵活采用“背靠背”调解法,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最终促成和解,杨某赔偿王某13500元并当场兑现。
据介绍,清水县全面推进县级综治中心改进提升,实体化推动“七中心”一体运行,设立综治中心法院立案窗口,深入开展咨询、立案、调解等业务。强化“行业+专业”调解模式,选聘8名专职调解员、151名特邀调解员,组建专职调解、特邀调解、专业速裁“三支队伍”,建立各类人民调解组织301个,建成“朱江调解工作室”等12个个人品牌调解室,形成“专业+专职”调解队伍。
各有关部门用好综治中心这个“指挥部”,积极推广“进门式”矛盾纠纷化解、红黄蓝“三色预警”等有效模式,切实提升矛盾纠纷化解实效。今年以来,全县共排摸各类矛盾纠纷2678件,化解2632件,化解率达98.28%。
搭好为民服务“连心桥”
3月25日,由清水县信访局通过线上平台向县综治中心推送嘉铭苑小区108户更改进户天然气管道的信访案,由于涉及群众人数多,县综治中心及时组织公、检、法、司和信访局、住建局等相关单位开展4次调解,最终达成调解协议,住户诉求得到依法解决。
据介绍,清水县依托“12345”政务热线、创新研发“清水民声App”“智慧永清”“金集微治”等线上民生服务平台,以解决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为目标,推动群众诉求快速响应、高效办理、及时回访,实现智能化“小程序”解决“大事情”,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
今年以来,清水县信访局依托线上民生服务平台受理诉求意见1.1万余条,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建立“信访受理——分类研判——多元调处”一体化工作机制,深入推进访调对接工作。截至目前,共对接访调案件57件,成功调处5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