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宣传防范作为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态势的源头工程,努力构建“全民反诈”新格局、积极探索“精准反诈”新模式、持续健全“立体反诈”新体系,打造“反诈宣传”新品牌,全面提升群众防骗识骗意识,坚决筑牢反诈“防火墙”,全力守好群众“钱袋子”。
努力构建“全民反诈”新格局。织密反诈“防护网”。结合正在开展的“三进三问三查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活动,建立网格+社区+民警的反诈联盟,采取定期与随机、固定与流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不间断向群众宣传反诈知识,有效提高群众防诈识诈意识。开辟反诈“主阵地”。牢固树立防范全覆盖、宣传全视角的反诈理念,充分利用政法新媒体矩阵,及时开辟安防讲堂、反诈征文宣传专题,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送反诈信息和防骗资料,积极推出反诈情景剧、反诈微电影、反诈顺口溜等新形式,为群众提供学习反诈知识、了解反诈手段的平台,形成“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筑牢反诈“防火墙”。公安机关组织开展“无诈学校”创建暨“小手拉大手”反诈宣传活动和“上一堂法治课、办一次专题讲座、建一个反诈群、发一张宣传单”等“四个一”活动,全面扩大反诈宣传覆盖面,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群众听得进、记得住防骗识诈知识,确保反诈宣传有效果、全民反诈见成效。截至目前,发放反诈“倡议书”18万份,“明白卡”36万份,受教育师生16万人次,受教育群众达40余万人。
健全“立体反诈”新体系。搭建“一报两台四网一新”平台。充分发挥张掖日报一份报纸,地方电视台和张掖新闻综合广播两个平台,中国张掖网、甘肃张掖网、政务网等四个网络平台和公安新媒体“一报两台四网一新”平台优势,加大宣传报道力度,着力营造“全民防电诈、全社会反电诈”社会氛围。构筑“两线五大员”宣传格局。公安机关构建以96110反诈热线功能、电影院线宣传功能为主的“两线”,及反诈宣传员、讲解员、咨询员、联络员、网格员“五大员”队伍为主体的“两线五大员”宣传格局,着力提升防范宣传的精准性、时效性和宣传内容的鲜活性。成立反诈工作室。全市公安机关在各分县局成立以熟悉电诈案件侦办工作的民警姓名命名的反电诈工作室,将反电诈工作融入社区警务,发挥社区(驻村)民警人熟、地熟、情况熟工作优势,组织治安户长、网格员、志愿者等治安防控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反诈宣传培训,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反诈防诈新格局。
积极探索“精准反诈”新模式。科技赋能高效预警。公安机关紧盯犯罪手法新变化,充分运用公安大数据资源和高科技手段,打造张掖市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深化警企合作,将公安数据资源、云搜、大数据平台等内部资源充分整合利用,不断升级完善技术预警和打击手段,从源头上阻止群众登录诈骗网站、APP渠道,以科技弥补防范漏洞。健全机制精准劝防。公安机关抽调业务骨干成立反诈预警工作专班,建立快速反应、及时劝阻、精准推送的预警机制,有效甄别诈骗信息,加强预警信息的收集研判力度,为精准预警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进一步规范劝阻流程、明确劝阻要求,按照分级分类处置,形成高效预警、精准劝阻、反馈落实、督导问效的闭环式工作格局。严打快处及时止付。公安机关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创新技能战法,研发搭建数据模型,升级智能研判平台,不断完善严打电诈快处链条,实现对涉案银行账户查询、冻结和止付快速反应。今年以来,共止付冻结涉案账户8346个,止付冻结6.3亿余元。
打造“宣传反诈”新品牌。建成反诈宣传馆。张掖市公安局在甘州区建成全省首个反电信诈骗宣传馆,重点以“宣传、培训、咨询”为主要功能,兼顾交通安全、禁毒宣传、消防安全、法制宣传、校园安全宣传教育功能,通过模块化建设,及时根据社会治安形势更新和变化宣传内容,建成集公安机关科普中心、展示中心、教育中心为一体的宣传教育共享平台。丰富实景真体验。用视觉冲击、触摸互动、情景体验等多种形式,让参观者掌握并识别电诈套路和种类,并通过寓教于乐、引导操作等方式,让群众沉浸式体验,提高识骗防骗能力。同时设置反电诈知识答题互动环节,让群众参与答题,从而达到巩固反诈知识的目的。开通咨询新渠道。公安机关强化96110反诈专线宣传,拓展96110服务功能,开通语音服务热线,设置0至9十个咨询键,对应网络贷款、网络刷单、冒充熟人或领导、冒充公检法等9类常发电诈案件咨 询及人工咨询,由电信运营商派遣工作人员8人常驻反电诈宣传馆,24小时接听群众报警、求助、咨询电话,做到点对点精准防范。至目前,拨打预警劝阻电话11万余条,接到群众咨询电话3000余个,成功劝阻300余人,为群众挽回损失6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