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酒泉市敦煌市检察院聚焦民生领域重点安全问题,落实最高检“八号检察建议”,联合行政机关开展公共安全领域公益诉讼专项活动,切实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坚持问题导向 在做实刚性监督上齐发力
破解线索发现难题。将公共安全作为“等外”领域公益诉讼监督重要探索方向,会同相关部门把道路公共交通、燃气、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等重点安全问题作为公共安全领域“等外”探索的突破口,对辖区内公共安全隐患问题进行现场调查,制作调查笔录,及时固定证据,有效发现了多处安全隐患。
破解孤军奋战难题。在发现问题线索并完成前期基础证据收集调查后,第一时间向上级检察机关汇报并及时与相关职能进行沟通,积极争取理解和支持。形成“一案一请示”“一案一汇报”,将问题找准、找深、找透,确保提出的解决建议可行、可操作。
破解刚性监督难题。在制发检察建议前,与相关监管部门积极沟通协调,就维护公共安全工作、发挥检察机关公益诉讼保护职能,进行良性监督提醒,形成公共安全齐抓共管的合力之势。涉及公共安全领域的检察建议,相关部门均及时有效回复,回复率达到100%,将公共安全防范于未然,极大降低了社会治理成本。
注重能动履职 在筑牢公共安全上下功夫
消除烟花爆竹安全隐患。联合市应急管理局走访各镇烟花爆竹店及个体经营户9家,重点对烟花爆竹经营单位的仓储管理、购销渠道、消防安全等方面进行督查检查,对现场发现的细节性隐患进行告知、提醒,要求经营者立即整改。对烟花爆竹批发、零售经营摊点存在的未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未购买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等安全隐患依法制发检察建议2份,督促监管部门加大烟花爆竹零售许可管理,提高准入门槛,严格流向管理。
拧紧燃气“安全阀”。联合餐饮行业监管部门对辖区内5个重点餐饮场所的221户正常经营的餐饮店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检查,重点摸排商用燃气报警装置、灶具及软管安装和使用情况,对检查出的问题当场反馈燃气用户,要求经营主体立即整改。
助力生产安全。推动“八号检察建议”落地落实,走访园区内42家企业,了解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生产应急预案、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整治等情况。联合消防救援大队深入人员密集场所,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活动,有效消除部分安全隐患,提高经营者消防安全责任意识,确保辖区内消防安全形势稳定。
守护群众“脚底下安全”。开展窨井盖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经排查发现辖区内部分窨井盖存在缺失、破损变形、松动错位、权属不清等安全隐患问题,向4家监管单位制发诉前检察建议,与行政机关共同破解窨井盖综合治理难题,切实消除群众脚底下的安全隐患。
提升工作成效 在推动长效常治上抓落实
持续提升监督实效。针对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督促及时整改安全隐患,加强安全生产意识,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提高日常风险管控水平,预防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形成治理长效。敦煌检察院牵头组织应急管理、环境保护、公安、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管执法、工商联等部门开展联合调研、联动检查5次,积极整改存在的问题,凝聚服务保障安全生产执法司法合力。
讲好检察故事。充分运用以案释法、公开听证、检察开放日等方式,深入相关部门开展“学习贯彻新《安全生产法》 坚决筑牢安全底线”为主题的普法宣讲活动,提升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强化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意识。依托“两微一端”等平台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法治宣传6次,提升群众安全意识,形成人人参与安全生产治理,营造安全生产法治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