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政法网 今天是 2025年07月29日 星期二

酒泉瓜州:做实“三字”文章 以家事化解夯实基层社会治理之基

来源:甘肃政法网 责任编辑:孔令闻 发布时间:2022-11-17 3790
字号:A A    颜色:

  酒泉市瓜州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实婚恋家庭矛盾纠纷“防、调、建”文章,打消“家事难断”“私事难管”顾虑,强化“群众无小事”“家国紧相连”意识,以家事“微治理”促进社会“大平安”。

 

筑牢“防”的屏障

 

  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预防在前,构建立体式动态预防体系,确保婚恋家庭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全覆盖摸排。由瓜州县委政法委(平安办)牵头,统筹调度相关单位力量,组织乡镇、村(社区),对辖区内婚恋家庭矛盾纠纷开展拉网式、地毯式集中深入排查,对发现的矛盾风险苗头隐患和线索,按层级、分类别建立台账,落实县乡村三级“双签字”制度,即村(社区)由支部书记、综治专干签字,乡镇由政法委员、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签字,县由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签字,确保情况清、底数明。全领域宣传。结合“八五”普法,推进法治宣传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广泛开展涉及婚恋家庭、未成年人保护等法律法规宣传。组织律师、社会组织围绕家庭暴力、婚恋纠纷、赡养老人等问题开展专题讲座。法院、检察院广泛开展巡回法庭、以案说法、以案释法等活动,用身边人讲身边事,引导广大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全方位维权。畅通妇女儿童维权岗、妇联信访窗口、妇女维权专属热线等维权平台,拓宽“线上线下”渠道,及时收集掌握群众诉求,提前介入妇女儿童维权案事件,依法确保妇女儿童权益。

 

严密“调”的链条

 

  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推进诉源治理,整合资源力量,加大婚恋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力度,确保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实化调解组织。明确党委、政府统筹抓总,乡镇政法委员、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为主要责任人,村(社区)书记、综治专干为第一责任人,强化对婚恋家庭纠纷化解的组织领导。组建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15个乡镇调解室,实现家事纠纷有地方说、有专人管。优化调解举措。推行矛盾纠纷“三二一”调解方法,按照村(社区)调解3次、乡镇调解2次、县调解1次,逐级落实矛盾化解责任,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充分发挥婚调组织、乡村干部、民(辅)警、综治专干、网格员、乡贤“五老”等基层治理力量,深入基层一线,综合运用情、理、法多举措,第一时间化解纠纷、排除隐患。组建由律师、心理咨询师和妇联调解人员等为成员的专家团队,解决困难家庭和儿童求学、就业、居住等问题。

 

扎实“建”的篱笆

 

  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做法,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婚恋家庭矛盾纠纷防范化解能力水平。完善平安共建机制。建立婚姻调解服务考核评价机制,将婚调工作纳入平安建设考评、绩效考核内容,与平安瓜州创建共同部署、共同推进、共同考核。把婚恋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纳入全县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实现县乡村三级家事调解工作联动。完善上下协同机制。推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妇联调解协调联动,促进法律、政策、行政等有机衔接。县级层面,建立家事调处、法律援助、心理咨询“三大专家团”,为家事调处提供专家后援;乡镇层面,将家事纠纷排查化解融入基层治理体系平台建设,减少婚姻家庭纠纷升级恶化。完善流程管理机制。对疑难、重点家事纠纷实行“一事一方案、一案一专班”,明确具体责任单位、责任人,并建立“一案一档”台账,形成排查、化解、教育、防范工作闭环。在矛盾纠纷调解过程中,做到受理、化解、回访、防范等数据及时统计报送,纠纷排查、会商研判、调处衔接、联合化解、信息反馈、应急处置等环节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