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张掖市山丹县司法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法治山丹、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以良法善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优化体制机制“蓄能” 筑牢法治之基
依据“八五”普法规划,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高站位筹划。山丹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负责人亲自点题、亲自谋划、亲自研究,制定出台加强行政执法检查监督、行政复议和应诉、推进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等10个法治建设“个性化”制度文件,着力打造基础更牢、水平更高、群众更满意的法治山丹。深入贯彻落实“一规划两方案”,由县委依法治县办公室牵头,对全县8个乡镇,53个部门单位进行法治建设督查,梳理反馈问题23条。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印发《山丹县全面推行行政柔性执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全县柔性执法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开展全县贯彻落实《行政处罚法》执法案卷督查检查,抽调10余名专业人员,从执法主体、执法程序、法律适用等6个方面进行全面综合评查,行政执法人员的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水平不断提升。探索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一把手”说法模式,构建“法治专项督察”“巡察协同督察”工作机制,打造“10+X”模式,在明确10项共性工作基础上,为52家普法责任单位分别制定2-10项个性工作,做到普法责任、普法任务、普法项目“三张清单”有效落实,有力促进法治建设各项措施落实。
配齐普法力量“聚能” 彰显法治之力
以法治密钥点燃治理引擎,“一扇门”攻克治理难关。依托县镇村三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整合指挥中心、多元化矛盾调处中心、法律援助中心、诉调对接中心等各类治理资源,打造矛盾纠纷联合受理、联合化解、联合研判的基层治理综合体,与调解、仲裁、行政复议和应诉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有机衔接,实现群众“只进一扇门,事情全办清”。至目前,共受理矛盾纠纷832件,成功调处821件,调解成功率98.68%。探索“庭所一中心”矛盾纠纷联调对接机制建设,稳步推进法庭、司法所、派出所、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中心、速裁程序案件“一站式”流转办理,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山丹提供法治保障。充分发挥“三官一师”等力量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围绕治理主体、治理规范、治理流程,探索“点单式”城乡基层“援法议事”运行机制,打造“楼道议事群”“巷上说理堂”“乡村观察员”等载体,通过当事人“点单”、议事会“接单”、老百姓“评单”,提升“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治理效能。
创新普法方式“释能” 厚积法治之势
运用“报、网、端、微、屏”“五位一体”平台,持续深挖线上线下“双线”普法载体,聚焦普法渗透力和实效性,以最优服务打造一流普法环境。集中打造集行政复议和应诉、法律援助、公证、法治宣传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法律服务便民中心,提供法治宣传、维护权益、纠纷处置、法律咨询等“全链式”服务。今年以来,共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213件(民事171件、刑事42件),县公证处共办理各类公证案件573件,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950余万元。以公民法治素养提升为重点,注重面向社会普法教育,实施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培育法律明白人257人、学法中心户30户。大力推行法治文化“一地一品”建设,巩固提升法治长廊、乡村法治文化广场等法治文化阵地标准,打造了以山丹县法治广场、瑞景新城法治楼院等高标准法治文化阵地20个。相继实施“文明共建、乡村振兴、疫情防控、亲商惠企、法治同行”等专项行动,形成了城乡互动、群众参与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