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政法网 今天是 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司法文苑 | 两当之行随笔

来源:甘肃政法网 责任编辑:张曦云 发布时间:2023-07-12
字号:A A    颜色:

作者:陇南市司法局 夏建华




车行在畅达的两徽高速上,两边峰峦挺秀,翠岗重叠,有绿意一路相随,烈日裹挟的刺眼和高温也消减了不少。此行的目的地是两当县西坡镇,陇南市司法局帮扶的两个村子在那里,我的结对关爱对象也在那里。


松解不开的情结




路上我给同行的陇南安徽商会王志东会长讲了一个故事,回忆很多年前,两当兵变纪念馆筹建时的一些困难和趣事。听后,王志东乐了,连赞两当人的机敏。我补充,那时候筹建两当兵变纪念馆前前后后困难重重,我们一伙人就一个心思,不能放过任何机会。有关创业的故事一般都会透着调侃的乐天派头,故事背后往往却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难与辛苦。


我在两当县委任职七年零三个月,在这片土地上和许多同志一块拼搏奋斗过,后来即使离开了,也时时惦念着,逮着机会就想到这个小县城来,也许这就是咱们通常说的情结——我有一种松解不开的“两当情结”。


西坡小镇




西坡镇本身就很有看头。镇子也不大,却很有故事——一片旧厂房、几个高烟囱、陈旧的火车桥洞,乍一看感觉到了六七十年代,穿过这些走进去,又是另一番景象。一尊硕大的陶罐立在主街道入口,向来往的人递出了“陶瓷小镇”的名片。主街道不长,干净整洁,两旁的行道树为一间间店铺洒下了阴凉。邮局旁边的一棵合欢树十分抢眼,粉灿灿的花点缀在绿的树冠上,在阳光下似有若无,为整条街平添了少女般的柔美感。现在的西坡镇不仅在环境上更加整洁美丽,当地政府也更着眼于怎样服务好群众,一心一意在产业上谋求新发展,名声在外的“绿壳鸡蛋”就是其中翘楚,可谓是为群众增收致富立下了汗马功劳。不管是过去的工业留痕还是现在的生态产业发展,都是西坡镇历经岁月积累的财富,也使它成功发展为了一个很有魅力的地方。它的故事只停留半日恐怕听不完整。


嘉陵江边的山村




三坪村和边山村是市司法局帮扶的两个村,比邻而居,但是差异不小,一个大一个小,一个上一个下,一个种粮一个种药,村子因差异而各自美丽,在我看来就是优点。


先去了三坪。三坪村就在田西公路旁,群众居住比较集中,车行驶在路上远远看去,房屋错落有致,绿树掩映白墙,就像寥寥几笔就勾勒出的山村水彩画。它在市、县司法局和西坡镇的努力下被评为了省级法治民主示范村,村子里的法治元素随处可见。入村的斜坡壁上绘制了一幅幅宣传法治的彩画,与之相对的绿化带里每隔十几步就有宣传立柱,村里的广场和主道,法治宣传栏、宣传牌随处可见。这些展示牌的造型和村子景色完美融合,内容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宣传教育功能与观赏游览功能兼有,对群众来说既美化了生活环境又学习了解了法律知识,可谓一举两得。就算擦除了锦上添花的法治元素,走进三坪也能看见家家户户种花种草,群众把自家小院捯饬得俏丽非常。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这么一看,三坪村的底色很浓墨重彩,也更加有“精气神”。




从三坪村的张坪梁上往下看,嘉陵江如一条绿丝绦随风舞出了一个大弧度,在这个弧度里边山村静静待着,有遗世而立之感。边山村小,让人觉得很精致。全村三十户人家,分散在嘉陵江边、半山腰、山顶上,无论拜访哪一处人家,这个立体的小山村都能为你呈现出不同的景致。站在边山村口的核桃树下看对面被嘉陵江水包围的小山和沙滩,能让你联想到两当八景之一的“琵琶秋水”,“嘉陵江水侧畔流,曾有枉渚围沙洲,琵琶长卧风撩拨,槲叶秋水听箜篌”,虽然没有枉渚、没有沙洲、没有琵琶之形,但有嘉陵江水、有满山深绿、有鸟鸣清脆,可以想见,一到秋天,满山黄栌红如霞,又是嘉陵江畔可以提笔入画的风景。在我看来,边山村成功把自己隐没在了绿水青山里,村里人也低调、质朴、和谐地与山水为伴,是名副其实“看得见山、看得见水”的宜居山村。值得一提的是,边山满山遍种中药材,也养殖中华蜂,村民在“一苦一甜”间,忙碌又充实地过着春夏秋冬。




走了看了听了,感触才更深切。让乡村成为人人向往的美好之地,就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题中之义。我很为市司法局驻这两个村的几个年轻人感到高兴,能和村里人“打成一片”,能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在这个过程中沉淀自己厚重自己升华自己,很难得。


一首二胡曲




最后,我去看望了我的结对关爱对象——一位会酿酒会拉二胡还很健谈的特困供养老人。我们的到来,让他很高兴。为了表达感谢,也为了表达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他为我们即兴拉了一曲《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老人拉的这一曲熟悉的调子,跟着我一直回到了两当下榻处。打开窗子,看着广香河对岸的暖黄灯光,我在想,一个独居老人缘何如此满足和幸福,也许这就是“让无疆大爱在陇原上空恒久激荡”的启程和归宿吧。


故道松涛 癸卯年仲夏于广香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