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强化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治理,既是平安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主动创安主动创稳工作要求,深化源头预防,强化依法惩处,细化矫治帮扶,优化网络管理,实化权益保障,以仁爱之心、关爱之情持续做好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甘肃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即日起,“陇原剑”微信公众号推出“法护未来 守护成长——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栏,全面展示各地各有关部门工作成效。敬请关注。
注重协同发力 坚持标本兼治
持续深化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治理
兰州市将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作为平安兰州、法治兰州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作为主动创稳重要内容,扎实推动各项任务落细落实,有力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强化机制构建
夯实预防治理基础
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成立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召集人,市直23家部门组成的全市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联席会议,定期分析研判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风险隐患,会商解决重大问题,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
完善制度保障机制,明确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20项重点工作,建立重点任务清单,逐项细化工作措施,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等,实行台账式管理、条目化执行,推动重点任务有效落实。
建立协调落实机制,推动实行情报线索预警、行政司法衔接、警示督办倒查等制度,全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数、违法犯罪人数持续下降。
强化关爱教育
营造健康成长环境
加强家庭关爱指导。出台《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工作章程(试行)》,举办“智慧父母大讲堂”专题讲座,开展“家访进万家协同育新人”行动,开通“兰老师”心理咨询热线,接听解答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困惑。市法院设立“兰法·守望未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市检察院建立“检察官+监护人+司法社工+家庭教育指导师+N”多元化帮教模式,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牢司法屏障。
强化学校关爱教育。全面推行中小学法治教育“1、3、5分钟”常态化机制,严格落实每周2-5节思政课。编写《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及综合保护手册》,配备法治副校长584名,开展防“校园欺凌”等各类法治讲座200余场。
落实社会关爱帮扶。设立全省首家市级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建成乡镇(街道)未保工作站,配备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110名、村(社区)儿童主任1066名。深入实施“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帮办实事37623件。
强化社会协同
凝聚齐抓共管合力
强化预防管控。持续开展“护校安园”行动,全市设立护学岗792个,配备专兼职保安4000余人,发动群防群治力量6000 余人,不断强化校园及周边巡逻管控力度。集中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整治,排查苗头性线索66条,处置校园矛盾纠纷90起。
加强执法检查。公安、市场监管、教育等部门加强协作,集中开展违规接待和招用未成年人等违法违规乱象专项整治,持续加强对网吧、电竞酒店、旅馆、洗浴等重点行业场所整顿,累计排摸重点部位场所1755次,整治风险隐患900余处。
发挥群团职能。团市委开展“青春自护”“法治进校园”等活动,市妇联开展“爱心妈妈”等活动,市总工会加强对企业职工子女的关爱帮助,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活关怀、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等工作,共同守护未成年人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