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政法网 今天是 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司法文苑 | 乞巧 一种圣洁的文化活动

来源:甘肃政法网 责任编辑:张曦云 发布时间:2023-08-23
字号:A A    颜色:

作者:武都监狱 贠轩


西和的农历七月是从此起彼伏的迎巧歌声里姗姗姗来迟的。“七月里天门开,我把巧娘娘请下凡。一炷香两炷香我把巧娘娘迎进庄,一根线两根线我把巧娘娘迎进院。”山纵横,水纵横,山路弯弯村村通。在洒满阳光抑或云雾缭绕的山路上,身着盛装的姑娘们成群结队唱着乞巧的歌谣载歌载舞,她们以既古老又现代的歌舞仪式庆祝自己的节日。


西和乞巧文化活动源于秦汉,据《史记·秦本纪》里记载有:“帝颛顼之苗裔孙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传说颛顼之后女修一日在窗前织布时,有一只玄鸟飞过掉下一颗卵,女修捡起而吞之,生下秦人,秦人在渭水和西汉水流域繁衍生息,在西垂及其周边广袤的土地上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千载以降,成就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千秋伟业,因此女修成为了秦人的始祖。女修心灵手巧,以纺织为生,在中华民族男耕女织的历史长河里,女修是纺织业的始祖,后人为了纪念女修尊称她为“巧娘娘”。


说起“巧娘娘”,人们也会想起黄道婆,她是宋末元初著名的纺织家,原松江府乌泥泾人,幼时为童养媳,因不堪虐待流落崖州四十年,向黎族妇女学习纺织技术,总结出了“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纺织工艺,返回故乡后,制造了擀、弹、纺、织专用机具,对促进我国长江流域棉纺织业和棉花种植业起了重要作用。黄道婆去世后,人们为了缅怀她的丰功伟绩,也把她尊为“巧娘娘”立祠奉祀。宋朝著名词人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词十分生动形象地抒写了古代人们乞巧活动的情形:“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转星移,岁月不居。在浩瀚复杂的朝代更迭过程中,“巧娘娘”的千古传说逐渐演绎成了牛郎织女的美丽传奇。“巧娘娘”就兼备了人间织女和天界仙姝的双重身份和人格魅力,钟凝了织女勤劳善良与仙姝风姿绰约的诸多优点,寄托了西汉水流域人们热爱和平开创幸福生活的无限情思。




每年农历六月,西和县各乡镇村社的姑娘们就开始备巧活动。备巧活动主要包括人员组织、服饰道具筹备、歌舞排练、巧娘神像请购、择定乞巧会点、香蜡纸扎等物资采购等环节。这其中,服饰道具筹备和歌舞排练是重中之重。凡是参与乞巧活动的姑娘们就迫不及待地用自己平时积攒的零用钱或向父母亲申请“专项资金”购置统一的乞巧服饰,许多年前,无论家庭经济多困窘,父母亲都会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全力支持女儿乞巧活动,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女孩子们乞巧活动的费用都不再成为家庭的经济负担了。歌舞排练以传统的乞巧曲艺为主,主题突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乞巧阶段的不同特点,年复一年代代传承和创新歌舞的具体内容,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即使新创歌舞的内容,也不能背离乞巧曲艺的原始韵味。


西和乞巧曲艺的声乐特点清纯高雅、庄重洒脱,以高亢圆润的慢板节奏为主,悠悠然有天籁之趣。西和乞巧曲艺的文学特点既有祭祀歌谣虔诚典雅、歌功颂德的颂歌风致,又有如磋如切、如泣如诉的国风遗韵。西和乞巧曲艺的舞技特点多人群舞,轻歌曼舞,以长袖临风的内敛与舒展之态为主,极尽“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的天缘妙曼之态。


西和备巧活动从农历六月初开始,一直延续到六月底。六月三十这一天,各乞巧点参加乞巧的姑娘们选两三个代表去县城里,代表全乞巧点的姑娘用她们共同凑起来的份子钱把“巧娘娘”从城里纸糊铺子里请到村里来,六月三十晚上举行隆重的坐巧仪式,把“巧娘娘”供奉在事先选好的人家正屋厅堂的供桌上,供上用清油与白面炸制的形状各异的“果子”和苹果梨子等果食,按照古时流传下来的习俗点上香蜡灯烛,在供桌旁烧纸在庭院里鸣放鞭炮敬拜,坐巧仪式宣告完毕。六月三十乞巧点的姑娘聚集在乞巧点一起吃一顿“大锅饭”,做饭所用的面粉蔬菜和油盐酱醋等食材都是姑娘们凑份子筹集而来的,晚饭制做好后,要先给“巧娘娘”行“供饭礼”,点上香烛并集体唱“供饭歌”。“巧娘娘镶银的,我给巧娘娘供饭忙。莫嫌我们的饭菜差,吃好喝好降吉祥。”晚饭后,乞巧的姑娘们端着盛有供品的果盘,结队去乞巧人家南面的村外迎巧,去的时候不唱歌不跳舞,回来的时候必须一路唱着迎巧歌重新把巧娘娘供奉在乞巧点人家的供桌上,一直载歌载舞到深夜才都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各自回家休息。一个人口众多的自然村常常以社(以前称生产队)为单位成立乞巧点,一个个乞巧点的姑娘们就这样拉开了七天八夜的狂欢序幕。




祭巧仪式贯穿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动全过程,有很多讲究和禁忌,譬如在乞巧活动中不能说脏话、不能干不道德的事,要时时怀揣一颗向善祈福的心。拜巧活动总是那样惹人期待和庆幸,它是西和乡村不同地域传统文化的自然融合,方圆十里八村的乞巧队“不远万里”徒步奔赴邻村各乞巧点展示各自歌舞才艺,乞巧的歌谣在山野和村落间此起彼伏,给溽热难耐的夏天些许清凉。娱巧最引人注目的活动是“跳麻姐姐”,这项活动一般在晚上进行,它传承了古人对自然神灵的信仰与崇拜,它以类似招魂的请托仪式,凭借神灵附身近似巫术的方式表达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也凭借人们对神灵的敬畏消解人们平时的恶行劣迹,彰显和培育人们纯朴善良的品质。卜巧是一项庄严的乞巧活动,它不能像“跳麻姐姐”偏重迷信色彩的活动那样毫无顾忌地胡跳乱语。卜巧活动给予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强烈心理暗示,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的强大精神力量,它的中心环节是“照花瓣”,姑娘们盛一盆清水,在水面上洒落花瓣后,大家围在一起在灯光下看花瓣在水里的倒影,这倒影有的像元宝,有的像笔架,有的像犁耙……花瓣的倒影寓意好的喻示着洒下那枚花瓣的人或交好运,或发大财,或有功名……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送巧活动最能招惹姑娘们对“巧娘娘”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农历七月初七,乞巧的姑娘们像坐巧时一样,早早地在乞巧点这户人家一起做饭并共进晚餐后,开始隆重的送巧仪式。送巧仪式还是以演唱送巧歌舞为主,并以饭食水果及香蜡纸币祭拜“巧娘娘”,在“七月初七天门开,我把巧娘娘送上天……”深情哀婉的歌声中,姑娘们把“巧娘娘”送到六月三十傍晚迎接时的老地方,在那里继续载歌载舞一阵子后,就把“巧娘娘”与香蜡纸币一起火化,可怜制作精美并承载着西和女儿们无限深情的“巧娘娘”,真可谓香魂一缕随风而逝了,只能待到来年的七月初才能开始新一轮的乞巧活动了。每到这样的时刻,西和纯朴善良的姑娘们都会潸然泪下,情不自禁地洒落既幸福又惋惜的泪水。


“天上有个巧娘娘,地上有群小姑娘。红红的晚霞湖水亮,鸳鸯宛在水中央。”说起西和的乞巧活动,就不得不说起晚霞湖。晚霞湖距离西和县城约三公里,它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人工湖,是当时西和县最盛大最重要的农业水利工程,多少年来,它默默地涵养了一方秀丽山水,为促进西和农业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西和文旅康养生态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晚霞湖将西和历史厚重的乞巧文化与山川秀美的自然资源深度融合,逐步发展成了景色宜人的旅游胜地,素有陇上“小西湖”的美誉,每年西和乞巧文化节,晚霞湖以其“小家碧玉”式的湖光山色和美轮美奂的乞巧歌舞陶醉了来自于五湖四海的游人骚客。




西和乞巧活动是农耕“七夕”文化的典型,已被确定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乞巧活动的社会价值首先表现为女性文化的觉醒,它是女性对男主外、女主内男权社会的叛逆与突围。西和县西汉水流域的乞巧活动是理想信念与现实生活、神话传说与歌舞艺术的高度契合,它的根基千古蔓生,它的华彩历久弥新,它的价值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