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小检、曲小察”检察文化品牌,通过将“玛曲”“检察”拆分并合并为“玛小检、曲小察”,其中的“玛”和“曲”代表了本地地域文化元素,而“小检”和“小察”则直接指向检察工作的核心职能。这种拆分与合并的方式,传达出检察机关不仅关注法律的实施和监督,还注重与当地文化的融合,以及在民族团结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表明了检察机关在维护公平正义、促进民族团结、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坚定立场。
玛曲县位于青藏高原东端的黄河第一弯曲部,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高原精神曾经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今天,它依然是提升检察工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玛曲检察人从高原人的精神中汲取检察力量,在本土文化的挖掘、提炼、传承、升华中,推动民族文化、检察文化不断深入、契合、融合,在浓郁的藏族文化氛围和检察为民情怀中孕育出一套独具玛曲特色的“玛小检、曲小察”检察宣传文化品牌。该品牌秉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述新时代检察好故事”的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求极致”的工作精神,在增强司法办案“硬实力”的同时,努力提升检察新闻宣传“软实力”,用心、用情、用力,向社会公众输出优质检察产品,传播法治正能量。“玛小检曲小察”先后荣获“全国检察新媒体工作室二十佳”“全国检察十佳新媒体团队”等荣誉称号。
2024年7月1日,玛曲县人民检察院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法律下乡宣传活动
坚持“队建为基”,筑牢检察宣传工作基石。院党组充分认识到在新时期做好检察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建成集演播室、录播室、展示区为一体的新媒体工作室。积极发挥办案一线干警实践能力好、案件素材多的优势,组建由5名80、90后汉族、藏族干警组成的新媒体团队,明确各部门1名干警担任新闻宣传通讯员,及时挖掘各自部门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对适合外宣的重要案、事件从头跟踪、挖掘宣传点,及时采编宣传。重视新闻宣传人才的培养和任用,选派骨干宣传员参加新闻舆论业务培训等,广泛汲取和学会从媒体的视角报道检察新闻、讲述检察故事。
“玛小检、曲小察”新媒体团队新闻宣传通讯员录播法治小课堂
坚持“内容为王”,深挖检察工作“富矿”。以本院汉族和藏族青年干警为原型,设计出汉族形象的“玛小检”、藏族形象的“曲小察”两个动漫形象代言人、工作室专属logo和1套表情包,定制了人偶、手办、手偶、手提袋等系列文创产品,以丰富的载体形式,拓宽检察宣传渠道。充分运用剧情演绎、动漫、快板等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持续推出《黄河保卫总动员》《玛小检、曲小察带你了解“四大检察”》等12部微动漫、微电影、微视频,其中《马背上的少年》荣获第四届平安甘肃“三微”评选活动最佳微电影、最佳摄影、最佳男演员,《诸葛反诈记》《黄河保卫总动员》两部微动漫荣获第五届平安甘肃优秀微动漫。
汉族形象的“玛小检”(左)、藏族形象的“曲小察”(右)两个动漫形象
坚持“群众视角”,传递检察温度。“接地气”是“玛小检、曲小察”新媒体团队的标签,结合群众关注度高的社会热点,广泛开展“检察开放日”等活动,进一步宣传检察职能,展现检察官风采,让人民群众走进检察机关、了解检察职能、参与法律监督。通过送法进校园、进牧村、进社区等“八进”活动,,以召开群众会、帐篷会,深入草原、群众家中拉家常式宣传等方式,畅通宣传、教育、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2024年9月12日,玛曲县人民检察院“岗拉梅朵”未检工作室“法治副校长”的开学第一课
2024年8月15日,玛曲县人民检察院送法进牧村
坚持“多方发力”,细化宣传路径。开辟黄河首曲公益诉讼、岗拉梅朵未检等多个微信公众号宣传专栏。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建立检察宣传日常报送联络机制,坚持“日常报送”和“重点推送”相结合,《检察日报》刊发4篇,《法治网》刊发53篇,《甘肃法治报》刊发10篇。让优质检察新媒体作品“火出圈外”。先后荣获“2023年度全国检察新媒体工作室二十佳”“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全省先进检察院”等称号,1干警被评为“2023年度甘肃政法宣传及网群工作优秀通讯员”。
2024年9月19日,“玛小检、曲小察”新媒体团队荣获第七届检察新媒体创意作品征集展播活动十佳新媒体团队
2024年1月23日,玛曲县人民检察院“玛小检、曲小察”新媒体工作室荣获全国检察新媒体工作室二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