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的高考已经结束,当所有考生及家长在为“金榜题名”全力以赴时,不法分子却悄然布下重重陷阱,企图用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趁机牟利。
以下是考生及家长可能遇到的几类典型高考骗局,希望大家及时识破,避免被骗。
虚假短信谎称监考到作弊行为
近日,多地考生收到以“教育考试院”名义发来的短信,称考生在考试中被AI监考发现有作弊行为,成绩记为0分。如有疑问请致电。
省反诈中心提示:这是典型的短信诈骗,教育主管部门和招考机构不会向考生发送此类信息,请各位考生及家长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提前查询分数
诈骗分子在网上发布可以“提前查询分数”的虚假广告,诱骗考生及家长点击虚假网址,该网址往往已植入木马病毒,一旦点击进入后将会被盗走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账号及支付密码等,导致财产损失。
省反诈中心提示:高考查分一定要认准官方指定的查询方式、查分网址,切勿轻信陌生来电及广告,切勿轻易透露个人信息。
“特殊渠道”入学
诈骗分子冒充高校招生办或某教育考试机构工作人员,对考生及家长称某高校名额未招满,或者拥有特殊渠道可以低分进入高校,让各位家长来花钱购买补录名额或内部指标,骗子在收到钱后便会杳无音信,将受害人拉黑。
省反诈中心提示:凡是声称有“特殊渠道”“内部指标”,收取“录取费”“指标费”等费用即可入学的,一律都是诈骗。切忌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承诺去转账、付款。
“专业人士”帮你填报志愿
诈骗分子自称掌握内部大数据,能够“精准定位院校”。假冒志愿填报专家的身份,声称“百分百不滑档”、“保证入围高校”等,通过“志愿填报辅导”APP和网站假借为考生“一对一”服务的名义,收取了高额费用以后溜之大吉。
省反诈中心提示:请考生在填报志愿时,综合参考本地招生考试机构和所在中学、有关高校提供的咨询服务信息,结合实际情况自主进行报考。切勿轻信所谓“专业”志愿填报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