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夜幕降临,城市渐入梦乡,仍有一些人,彻夜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一顶帐篷,一只暖炉就是一个哨所;一盏灯光,一名党员,就是一座灯塔……寂静的夜晚,是谁在守护着我们?是党员!是干部!是志愿者!是彻夜不归的父母、儿女!他们是人民群众可以托付的靠山,如同夜空里那点点繁星……
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天水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走进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守夜人”,记录了他们的点点滴滴。
凌晨0点25分,记者来到天水西高速公路口时,由公安、交警、交通、卫生等部门组成的工作小组仍然在忙碌地开展工作——对所有出入境车辆的司乘人员登记信息、测量体温、查验核酸检测证明和健康码等。
凌晨2点以后,高速公路口进出的车辆明显减少了,大概10多分钟经过一辆车。“这个时间进来的车辆主要是运输生活物资和防疫保障用品的大货车。只要司机的行程卡、健康码、核酸检测报告等一切手续符合规定,就可以正常通行。”天水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玉泉高速公路大队民警王斌说,自他入警开始,已在天水西高速公路口守护了10年,守护这里是他的职责。
当晚和王斌一起执勤的还有玉泉高速公路大队的女辅警杨雯晶,杨雯晶的爱人也是大队的一名民警。“今晚他也在单位备勤,最近我俩都吃住在队里,孩子只能由婆婆看管,想孩子时就打个视频电话。”说这些话时,口罩下的那张脸始终含着笑,目光很坚定。她说:“干这个工作的时候就知道,警察这个职业是不分男女的。”
凌晨3点45分,天水市公安局秦州分局反恐大队民警孟皓、王靖铭、高磊3人,为了驱寒,不停地在路上走来走去,他们已经在卡口值守了近20个小时。“27日上午接的班,主要配合卡口查验司乘人员的各种条件是否符合通行要求,保障卡口的治安。”孟皓说,“这个点是人睡眠最沉的时候,特警替群众守夜,这是应该的。”(天水市委政法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