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政法网 今天是 2024年05月19日 星期日

抓实公正与效率 下好共建共治“一盘棋” ——武威市凉州区法院“123456”工作模式打造诉源治理“样板标杆”

来源:甘肃政法网 责任编辑:张曦云 发布时间:2023-08-23
字号:A A    颜色:

近年来,为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矛盾纠纷解决新需求,武威市凉州区人民法院不断探索实践,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聚焦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工作思路,创新发展新时代“马锡五审判方式”,形成了“123456”工作模式,将矛盾化解在诉前,最大限度预防矛盾纠纷风险,从源头减少诉讼增量,探索出一条符合辖区实际的诉源治理新路子,为凉州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法院智慧和力量。


“一条主线”把脉问诊开良方


  诉源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汇聚全社会力量,从源头预防、前端化解、综合调处等各方面精准发力。凉州区法院按照省委、市委、区委和上级法院的部署要求,紧扣党建引领“一条主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及“马锡五审判方式”,积极推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司法推动、法治保障”诉源治理工作大格局,不断扩大多元解纷社会力量。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动和依靠群众就地解决矛盾、共建共治共享一体化、平安、和谐等。“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精髓在于体现了司法的人民性,强调司法目的是为群众化解矛盾纷争。


凉州区法院党组要求办案法官紧盯矛盾纠纷“源头”,做到“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坚持“抓前端,治未病”理念,靶向攻坚,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以根治为目标,立足司法职能,创新工作举措,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中,强化担当,深入基层一线,注重运用群众工作模式,携卷下乡,变“坐堂问案”为深入田间地头、社区院落,注重倾听群众意见建议,采取措施及时解决群众诉讼难题,有效调处矛盾纠纷,为群众创造方便快捷的诉讼环境,推动构建矛盾纠纷化解于前端、裁判履行化解于未执的“诉源+执源”治理双优格局,努力实现流程全贯通、业务全覆盖,机制无缝衔接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取得了积极成效,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双线并行”服务群众零距离


  2022年3月,李某某等15名个体经营者为某劳务公司、某水利公司、某水电公司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提供设备租赁、砂石料供应等。工程结束后,3家企业分别向15名个体经营者出具了欠条,欠款合计18.6万元,并承诺在收到工程款后立即付清全部的设备租赁费和材料款。但时至2023年6月20日,3家企业仍未支付欠款。经多次索要未果后,李某某等15人走进凉州区法院诉讼服务大厅寻求帮助。了解情况后,凉州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指派一名审判经验丰富的法官同特邀调解员一起诉前调解这起矛盾纠纷。承办法官和特邀调解员采用“面对面”与“背靠背”相结合的方式,一边与15名个体经营者沟通稳定情绪,一边积极敦促3家企业尽快明确付款时间。经过耐心沟通和调解,双方彼此作出了让步,达成调解协议并进行了司法确认。该起欠款合同纠纷的化解,既保护了15名个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又给3家企业“宽限”了还款时间,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


  为方便人民群众及时行使权利、有效保护合法权益,凉州区法院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和“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大力推行“线上+线下”立案、调解、审理、执行双线并行的办案模式。对文化程度较高的群众指导其通过线上申请、网络调解、云上开庭等方式参与诉讼活动,努力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减轻群众诉累;对信息化技术运用有限的群众采取线下就地立案、调解、开庭、传统查控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实行导诉员现场引领、律师坐班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文书打印等线下服务,努力做到让当事人立案“最多跑一次”,最大限度降低人民群众的办事办案成本,有效减轻群众诉累。今年1月至6月,共诉前分流案件5340件,调解成功2864件,当庭履行810件,兑现经济权益327万元,为当事人节省诉讼费80多万元。


2305.png

      凉州区法院工作人员引导当事人通过诉前调解解决纠纷


“三方联动”做优营商大环境


  近日,凉州区法院丰乐法庭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诉源治理体系,积极践行“123456”工作模式,推进“法庭+司法所+村委会”的联动模式,发挥出“1+1+1”大于“3”的多元解纷功能,引导群众以“以和为贵”的理念化解矛盾纠纷,快速有效化解了一起农村承包地流转矛盾纠纷,既为农户张某要回了拖欠五年的土地承包费用,又有效避免了因强制执行造成温室大棚被拆毁的不必要损失,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效果。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因土地流转而引发的矛盾纠纷也明显增多,化解难度不断增大。为更好地助力农民春耕备耕,凉州区法院不断增强助力春耕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发挥职能作用,开辟绿色通道,灵活办案方式,坚持多元解纷,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调解、早化解,确保农时不耽误,农田不撂荒,主动作为助力乡村振兴,努力让乡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凉州区法院把助力企业防风险、保稳定、促发展作为重点工作,制定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系列活动实施方案。上下联动召开“政+法+企”联席座谈会,建立法官联系企业制度,开展“万名干警联万企”行动,每位法官在辖区范围内联系1家至2家企业作为法官工作站,不定期走访企业,向企业赠送民法典和“民营企业常见法律风险防控指南”等,助企纾困,着力解决市场主体和中小投资者在经营活动中所遇到的法律领域的“难点”“堵点”“痛点”等问题,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助力企业有效避免诉讼风险。


2306.png

法官与企业家召开座谈会,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四个环节”无缝衔接提质效


  凉州区法院将诉源治理作为主攻点,结合工作实际,创新开展审判和执行工作,从诉前调解、立案审判、判后执前、执行四个环节入手,坚持立案助执、审判引执、调解协执三项原则,在案件审结后,跟踪掌握履行情况,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对当事人进行督促提醒,做到了调解预防、审判提醒、执前督促、执中高效,审判执行质效大幅度提升,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人和。


  凉州区法院从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出发,加强“调、立、审、执”四个环节有效衔接和高效运行,实行首问负责制和立案受理材料一次性告知制度,建立诉讼辅导和风险告知机制,对每位起诉的当事人注重诉讼引导,进行诉讼、执行风险提示,便于当事人选择诉讼手段,降低诉讼成本,减轻执行风险。设置诉前调解“端口”,提升非诉调解应用率,在诉讼服务中心大厅设置导诉台,对群众的咨询、诉求,鼓励和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方式解决矛盾纠纷,现场帮助群众与对方进行电话沟通化解矛盾纠纷,对无法化解的指导群众申请诉前调解。在审判“关口”,办案法官注重裁判文书质量,强化释法明理、判后答疑制度,引导当事人在服判息诉中自觉履行法律义务,从根本上减少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数量,减轻执行压力。执行法官和诉讼案件承办法官加强沟通衔接,注重对当事人经济来源、财产状况信息的收集,为执行工作提供便利,及时了解并掌握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和家庭居住情况,对已生效的法律文书进入执行程序后迅速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着力提高案件执结率,多措并举疏通执行“出口”,快速有效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打击恶意避债行为,树立法律权威。


2307.png

凉州区法院干警送法进村入户


“五步工作法”层层加力促提升


  近日,凉州区法院召开破产案件办理工作推进会,就当前破产案件工作进度、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作了分析研判,对如何加快未结破产案件审理进度、破产财产处置等问题逐一进行研究部署,制定了时间表、任务图,划定了结案时限。会议要求充分发挥破产审判职能作用,按照院内制定的“五步工作法”定时召开破产推进会,加快案件审理进度,特别是长期未结案件,列出事项清单,找准问题关键,倒排工作任务,按照会议确定的结案时限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在规定时间内结案,努力提升审判质效,助力企业摆脱困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凉州区法院聚焦群众关切,强力推行“五步工作法”,助推审判质效“升级”。周调度抓落实,切实将责任落实清单化,确保每周工作强力推进。月分析找差距,达到盘点本月成绩、查摆存在问题、补短板强弱项、厘清下月工作任务的目的。季研判强推进,分析本季度审判执行工作运行态势,深入剖析原因,进而明确方向、精准发力,强力推进全院各项工作高效运行。半年小结再聚力,对半年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归纳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带动性的经验做法,发现带有苗头性、普遍性、趋向性的问题,集思广益提意见,聚力提升。年度考核谋新篇,根据考核结果对比分析,纵向形成全院考核通报,横向形成庭室工作总结,挖掘工作亮点,找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全面厘清下一年工作思路、任务、目标,确保各项工作持续健康科学发展。


“六大合力”构建治理新格局


  “大家不要吵了,你们的诉求和心情我们都能理解,希望大家都能相互理解,互相让一步,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商量解决对策,避免土地搁荒造成更大的损失……”这是近日发生在凉州区清源镇田间地头的一幕。凉州区法院清源法庭承办法官联合镇村工作人员围绕问题焦点,从维护群众利益角度出发,深入矛盾纠纷所涉田地,开展不间断释法析理,用心用情多次组织调解,引导双方群众互相谅解,成功化解两起涉35户村民、1200亩土地、涉案金额达200余万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有效推动主动创稳行动走深走实。


诉源治理是“枫桥经验”在司法活动中的实践,诉源治理要驶入“快车道”,必要时要“弯道超车”。作为诉源治理的主力军,凉州区法院准确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基层人民法庭在诉源治理中的作用,以“早发现、早介入、早调解”为原则,在诉讼服务中心和14个基层人民法庭推行特邀调解员驻庭制度,从办公条件、业务指导、工作要求等方面全力支持诉讼服务中心和人民法庭常驻特邀调解员开展诉前调解工作。以“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为群众提供公正、高效、免费的司法服务。


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主动向区委专题汇报,助推区委政法委出台《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实施方案》,下好共建共治“一盘棋”,形成了“党委主导+社会共治”的一站式多元解纷运行体系。加强与区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和各镇综治中心工作衔接,在区综治中心设立诉调对接室和速裁法庭,常态化开展工作。与区平安办、公安局、司法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开展调解平台“三进”工作,织密多元解纷“一张网”。


医疗纠纷、金融纠纷、劳动人事争议等30个调解组织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实现案件互推互送,充分发动“法官调解+人民调解+特邀调解+行业调解+律师调解+行政调解”六方调解力量,绘就诉非衔接“一幅图”,共同推进形成共建共治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断提升多元解纷能力水平,努力做到矛盾不激化、问题不上交,促进矛盾纠纷及时调处、就地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