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民主与法制网”刊发《甘肃武威:“三个统一”打造“数字+公益”新模式》,现予以转载。
甘肃武威:“三个统一”打造“数字+公益”新模式
今年以来,甘肃省武威市检察机关深入贯彻最高检数字检察战略,聚焦公益诉讼高质效办案目标,创新构建“三个统一”工作模式,探索“数字+公益”新路径。目前,已成功应用最高检“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上架的公益诉讼监督模型27个,成案54件,实现全市公益诉讼条线大数据监督模型应用全覆盖,数字赋能成效显著。
统一调取数据:
打通跨部门共享壁垒,夯实模型应用根基
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武威市检察机关针对行政机关数据分散、调取不畅问题,积极对接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依托既有协作基础,明确数据共享范围、使用方式及责任边界,推动形成常态化共享机制,打破“数据孤岛”。
规范数据调取程序。武威市检察机关制定数据调取管理规定,细化检察机关调取数据的权限边界与操作流程,实行审批备案制,杜绝盲目、过度调取,确保数据获取合法合规。
强化数据质量管控。武威市检察机关对调取的原始数据开展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审查,联合技术部门完成数据清洗、去重、标准化处理,提升数据可用性;同步开展数据安全专题培训,明确存储、传输、使用全流程安全责任,筑牢数据安全防线。
统一筛选评估:
构建精准线索发现链,提升监督靶向性
在线索收集环节,武威市检察院不仅打通内部刑事、民事、行政检察信息壁垒,还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政府公开数据、网络舆情等多源信息进行智能筛选,拓宽数据来源。进入评估阶段,对模型初筛线索采取“部门协查+实地走访”方式,围绕真实性、公益受损程度及监督可行性进行量化评估,确保监督精准发力。
为保障研判质量,武威市检察院创新组建“检察官主导+技术人员辅助+专家顾问参与”的专业团队,检察官把握法律适用核心,技术人员提供数据挖掘支持,专家顾问凭借专业领域经验补充研判,形成“1+1+1>3”的评估效能。
统一指导应用:
强化基层能力建设,推动模型全覆盖
面对基层院办案任务重、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实际,武威市检察院通过“市院统筹、上下联动”的指导机制,推动大数据模型在基层落地生根、发挥实效。具体实践中,出台《武威市人民检察院关于推进公益诉讼检察高质效办案的实施办法(试行)》,对模型应用中线索登记、数据调取、文书制作等关键环节予以细化规范,以程序公正保障实体公正。能力建设上,依托全市办案点评会,定期组织案例讲解、操作演示、答疑互动等专题培训,切实提升检察人员的数据分析与模型操作核心能力。
同时,武威市检察院注重提升模型精准性和适应性,联合技术部门收集本地特色案件数据,对平台通用模型进行针对性优化调整,衍生出更贴合基层实战需求的“定制版”模型,有效提升了模型与实际办案场景的匹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