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甘肃省甘南州公证处精准聚焦市场主体需求,创新“六项”举措,全面提升公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了强劲动力。
“清单服务”,精塑服务流程新标杆。梳理出台涉企公证事项的材料清单和办结时限承诺。一方面,清单化明确企业办理公证所需的具体材料,对符合条件的公证事项实行“容缺办”“惠企办”“特事办”,避免流程空转,提升办事效率;另一方面,公开化确定办事时限,确保企业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快速获得公证服务,解决企业办证难、办证慢的问题,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绿色通道”,护航发展服务新速度。设立“企业服务绿色通道”,为企业提供优先受理、快速出证服务,将涉企办证时间从15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紧盯地方企业发展和群众服务需求,配备藏汉双语公证人员,提供双语服务;聚焦涉企常见的合同、知识产权、证据保全等公证事项,进一步优化办证流程,减少受理步骤,确保企业能够实现及时办、高效办。
“法治体检”,赋能企业新生态。结合州司法局开展的“法治体检”活动,深入企业、社区,宣传公证法律知识。针对小微企业、科创企业制定精准化宣传矩阵,推出《证据保全公证手册》《知识产权公证手册》,加强企业经营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提升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充分发挥公证法律服务助推企业发展作用。
“两线申办”,智创公证服务新质效。积极推行“互联网+公证”服务,开通“微信城市”服务平台,定制个性化企业服务方案,实现企业足不出户办理公证业务,全面提升服务效率。组织公证员深入偏远地区,开展巡回驻点办理公证,提供上门公证服务,解决偏远地区企业、村合作社办理公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护航政务”,助力依法行政新成效。积极探索“公证+行政执法”新模式,通过办理拆迁补偿款提存、财产清点等公证作为公证参与行政执法证据保全的切入点,从源头上破解执法过程中证据保全难、证据合法性等问题,以公证的“第三方镜鉴”推动行政执法证据获得从“结果管控”向“过程合规”转型,让“看得见的公正”成为法治政府建设的鲜明注脚。
“匠心公证”,淬炼服务企业新本领。制定精准培训体系,开设“企业公证法律实务”专项提升班,围绕知识产权保护、涉外公证、电子证据固化等企业高频需求定制培训内容,组织公证人员参与涉企业典型案例剖析复盘。同时,建立公证员企业服务能力考评标准,将商事法律服务件数纳入考核范围,多措并举打造一支“懂商业、精法律、会服务”的公证队伍,实现从“被动受理”到“主动赋能”的转型升级,让公证服务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法律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