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政法网 今天是 2025年07月09日 星期三

“板凳会”说事儿

来源:甘肃政法网 责任编辑:张曦云 发布时间:2025-06-24 122
字号:A A    颜色:

晨光穿透白龙江峡谷的薄雾,洒在陇南市武都区公安局大院的警徽上。电子屏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标语格外醒目;调解室里,一场因宅基地引发的纠纷正在民警主持下有序化解……这里是陇南市武都区,地处秦巴山区,多民族聚居,山高谷深、村落分散。近年来,武都区公安局紧扣“法治公安”主线,用法治之力护航山乡发展,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图片


“没想到现在民警办案这么‘较真’!”谈起去年自家地界纠纷的解决,五马镇村民老张仍感慨不已。老张与邻村村民因地界起了争执,双方各执一词,甚至差点动手。接警后,武都区公安局五马派出所民警没有简单“和稀泥”,而是联合镇政府、走访老村民、查阅档案,用5天时间厘清了20年前的老记录,最终通过现场指界、签订调解协议,彻底解决了矛盾。


“法治公安的核心,是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铁案’。”武都区公安局法制室主任哈如冰介绍。近年来,武都公安以“执法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打出系列“组合拳”:建章立制:制定了20余项制度,将执法流程细化为12个关键环节,确保“办案有标准、监督无死角”;科技赋能:建成“智慧法制”平台,法制民警通过视频巡查、电子卷宗抽查,实现对执法过程的“云端监管”;实战练兵:每月开展“案卷交叉评查”,组织民警旁听法院庭审,让“以审判为中心”的证据意识入脑入心。


图片


今年以来,武都公安刑事案件破案率同比上升31.01%,行政诉讼“零败诉”,群众对执法满意度达98.6%。


“大爷,这个‘刷单诈骗’是骗人的,千万不要信!”在坪垭藏族乡的村民院子里,藏汉双语辅警王伟东拿着反诈宣传单,用藏语给老人们讲解电信诈骗案例;白龙江畔的鱼龙镇,派出所民警在集市上给村民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东江镇的“协调会商中心”,法官、检察官、律师和民警围坐一起,现场解答土地流转、婚姻家庭等法律问题……


图片


武都区是多民族聚居区,有汉、藏、回、羌等多个民族,方言、民族语言多样。为了让法治宣传“入脑入心”,武都公安创新推出“方言+民族语言”普法模式,“田间课堂”接地气:民警带着普法手册走村串户,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开设“流动课堂”,用“拉家常”的方式讲《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指尖课堂”全覆盖:针对留守老人、儿童,制作反诈短视频、漫画,在微信公众号、乡村大喇叭循环推送。


据统计,近年来,武都公安累计开展各类普法活动1800余场,覆盖群众11万人次,全区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从87%提升至93%。


图片


“法治公安不仅是‘严格执法’,更是‘暖心服务’。”近年来,武都公安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载体,将法治建设与服务民生深度融合:在偏远乡镇设立“流动警务室”,每月定期进村入户办理身份证、户籍迁移等业务;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提供“上门办证”“送证到家”服务;建立“警民议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板凳会”,现场解决群众反映的治安、交通、邻里纠纷等问题;推广“警格+网格”双网融合,700余名“网格员”+“双协员”成为“法治信息员”,实现“小事网格办、大事警格管”。“重点护航”促发展:围绕武都花椒、油橄榄等特色产业,成立“助农护企”专班,严打坑农害农、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在重点企业设立“护航警官联系牌”,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安全培训等服务。


图片


从“被动执法”到“主动服务”,从“单一管理”到“共建共享”,武都区公安局用法治思维破解治理难题,用法治之力护航乡村振兴,用法治温度守护万家灯火,让每一个在武都生活的人,都能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