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兰州市公安局交通治安分局成立以所队负责人姓名命名的6个“线上矛调工作室”,牵引带动29家出租车运营企业、14家网约车运营企业,构建了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东西落在车上能这么快找回来,真没想到。”乘客张先生感叹,不久前,乘客张先生深夜打车后把物品遗落在车上,通过报警求助。民警迅速调取行程信息,线上联动司机,仅用半小时就将东西找回并送至张先生手中。针对夜间警情高发时段,工作室依托法治化思维和智能化手段,每日定量在线巡查在途车辆,督导整改各类安全隐患,定量在线宣防安全防范处置方法。
遵循法治原则和程序正义,特别对110派警或上门警情,严格按照接处警规范先期开展在线处置、回溯调查。对发现的突出风险隐患,坚持依法治理、协同联动,同步推送主管部门、运营企业及属地公安、综治中心,确保风险得到及时化解,由此形成的“一键介入、在线调解、当场救助、线下跟进、闭环运行”的工作机制,显著提升了治理的精准性、协同性和高效性,正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体现。目前,已依法高效线上调解司乘纠纷265起、整改安防隐患595处、提醒纠正不文明驾驶行为48起、发现乘客遗忘物18件、挽回损失约3.6万元,约谈所属运营企业48家次,为法治公安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年4月,交通治安分局牵头成立全市首个市域公共交通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并同步设立4个驻所调解工作室。统筹调动行业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驻所人民调解员、企业治安经理、进驻律师等多元社会力量,全面撬动全域安防力量,推动形成了行业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有效提升了矛盾纠纷化解的法治化、专业化水平。
“调解员很专业,讲法讲理,没出公司门就把问题解决了,省时省心,真心不错!”乘客李女士与网约车司机因路线选择产生费用纠纷,在驻所调解工作室,经过专业调解员依法耐心沟通,仅用1个多小时就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司机主动退还部分费用。坚持依法治理和专业保障,交通治安分局从行业内全面挑选、聘请、培训的212名人民调解员持证上岗、严格依法调解,切实保障调解过程和结果的公正性、合法性。今年以来,“调解工作室”已累计自主调解各类涉企、涉运营矛盾纠纷198起,有效发挥了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为维护行业持续稳定、保障群众合法权益贡献了突出的法治力量。
这支人民调解员队伍自2024年6月起全面进驻驻所调解室,深度参与行业治安治理。通过跟班作业提升专业能力,协同开展矛盾调解,深入了解行业现状,推动警企联动规范化、法治化,着力打造“矛盾不出行业、宣防服务并重、出行安全有序”的“枫桥式”行业治理新格局。
交通治安分局组织全市公共交通运营企业召开兰州市域出租车网约车驾驶员安全文明出行专项整治行动推进会,联合城关分局、交警支队依法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以科技赋能,动态研判市域公共交通治安形势,充分应用约谈通报、督导整改等治理措施,高压整治违停、不礼让行人、与乘客互殴、碰瓷醉酒乘客等高发违法行为及不文明驾驶行为合计1100余起,有力维护了公共交通秩序和公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