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全省自2022年以来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工作的有关情况作了通报。2022年以来,甘肃省建立了由公安机关牵头,法院、检察院、人民银行,金融监管等23家成员单位组成的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形成了联动共治、部门协同、预警防范的工作合力。
其中,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建立全省洗钱案件线索办理台账,与各级公检法部门联合开展案件会商,统筹做好洗钱案件各环节的衔接配合,全链条推动洗钱案件侦查、起诉和宣判。2022年以来,全省共宣判洗钱犯罪25起,宣判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宣判190多起,有力打击震慑洗钱违法犯罪活动。同时,全省人民银行针对洗钱犯罪案件中反映出的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发布洗钱风险提示,选择重点洗钱案件探索开展“以案倒查”,督促金融机构及时堵塞管理漏洞。
2022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在相关部门单位协作配合下,强力推动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三年行动和打击地下钱庄犯罪“歼击”行动。截至目前,全省共立案侦办洗钱类和地下钱庄类案件157起,破案102起,涉案金额32亿余元。在人行、外汇等部门大力协助支持下,省公安厅“6·08”和定西“9·05”专案同日收网,抓获犯罪嫌疑人18名。酒泉侦破王某某等人洗钱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涉案金额1.7亿元。陇南侦破袁某洗钱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同时,建立省市县三级“捆绑作业”的全新打击模式,对接收到的相关方面洗钱违法线索研判后立案打击85起,发起全国集群战役2起,展现了最大协同战力和最大实战威力。
全省法院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依法打击各类洗钱及其上游犯罪,成立了由资深法官组成的洗钱犯罪案件专业指导合议庭,加大对下级法院审理的7类上游犯罪和洗钱犯罪案件的指导力度,对起诉到法院的洗钱犯罪案件加快办案节奏,提高审判质效,特别是加大对涉地下钱庄的打击覆盖面和惩处力度,以具体案件的判处坚决遏制洗钱犯罪的蔓延态势。2022年以来,全省法院共受理洗钱犯罪案件32件,宣判25件,对49名被告人处以刑罚。
全省检察机关坚持“应诉尽诉”的原则,与各单位协作配合,有效惩治洗钱犯罪。2022年以来共批准逮捕洗钱犯罪嫌疑人7件14人,移送起诉22件27人,法院判决25件49人。其中,白银市办理的吴某某等集资诈骗、洗钱案,检察机关深挖洗钱犯罪线索,引导公安机关侦查取证,该案有16人以洗钱罪追究刑事责任,是我省洗钱罪判决人数最多的案件。
2023年是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三年行动的关键之年,公安、法院、检察院、人民银行等相关系统部门将继续紧密协作、多点发力,始终保持对洗钱领域违法犯罪严打高压态势。此外,公安机关也提醒和告诫相关企业单位和人员,在经营、投资、交易过程中一定要明确资金的来源是否合法、来路是否正当,认真做好甄别、判断,绝不为洗钱犯罪提供通道、平台,绝不能触碰法律底线,共同维护国家经济金融管理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