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农药买全了吗?发现伪劣产品一定要第一时间找我们,耕作时要注意安全……”7月5日,甘肃省临泽县公安局平川派出所启动田间警务护耕模式,了解制种玉米长势情况,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每天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让我们感到很安全。”村民刘德兴说。
盛夏七月的河西走廊,郁郁葱葱。临泽县平川镇近10万亩优质制种玉米进入重点管护期,制种玉米专业合作社的农户开始除草、无人机植保、测土配方施肥等田间管理,精心培育优质玉米良种,广袤的平川大地上,一幅幅夏忙画卷在希望的田野上徐徐展开。
近年来,平川派出所民警辅警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取得了“命案零发生”“执法零过错”“服务零投诉”“民警零违纪”“矛盾零上交”的“五零”工作成效,先后被命名为“全省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全省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全国第二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坚持固本强基
织牢平安建设“防护网”
平川派出所作为全国第二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以“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为目标,创新社区警务机制,按照“一队一室”警务运行机制,将警力推向村社、推向群众、推向治安要素汇集点,先后采集信息43227条,启用二维码门牌6146个,实现了治安要素应管尽管。
“以镇村社三级管理网格为依托,积极吸纳联防队员、治安户长、网格员等力量,组建镇村社三级义务巡逻队13个,推动建立了‘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七项联动机制。”平川派出所所长苏振涛介绍,依托“雪亮工程”,下大力整合资源,将辖区内视频探头全部接入,11所学校全部安装一键报警装置,实现24小时立体防控,极大提升了打防效能。
小案不小看,快破惠民生。近日,辖区群众蔬菜大棚内的两个水桶被盗,接到报警后,民警很快便锁定目标抓获嫌疑人,并通过这起小案件,对辖区小偷小摸等不法行为起到了有力的震慑,辖区内刑事、治安案件同比分别下降33%和28%,过去的几年,这个居民镇没有发生过一起“民转刑、刑转命”的案件,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这份平安祥和的背后,是平川派出所全体民警辅警多年以来夯实基础工作的生动写照,他们牢固树立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的两大理念,紧紧围绕县委致力建设“平安临泽”为目标,强化职能、创新方式方法、加大维稳执法力度,不断开展专项严打整治行动,快速合法的处理各类刑事犯罪活动,维护一方和谐稳定的治安秩序。
做实源头治理
筑稳矛盾化解“压舱石”
矛盾调解工作做的怎么样?老百姓最有发言权。如何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做到百姓心坎里,辖区十年来没发生过恶性案件,他们靠的是什么?
基层派出所大部分的行政、刑事案件(除诈骗、盗窃等)都是以矛盾未平而激化的。因此,平川派出所把调解好矛盾纠纷作为降低案发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
“矛盾化解用力点在于一个‘解’字,我们要做到的不仅仅是化而平息,更在于解开心锁。我们利用辖区矛盾化解优势,推动建立了‘金舌头’调解室,聘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担任派出所调解顾问,成立‘五舌’调解团,设立‘五舌’调解法,邀请法官、律师、‘五老’协助调解矛盾纠纷。”平川派出所所长苏振涛坦言。
平川派出所采取“庭所衔接”,“民调入所”,“律师进所”,治安户长调解等举措,形成多部门协同、法理情融合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他们根据辖区纠纷特点、事发因素、难易程度等将矛盾纠纷分为五个等级,并根据调解员性格特点、群众关系、知识结构等将调解员划分为金银铜铁锡五种调解类型。金舌善辩、银舌善论、铜舌善圆、铁舌善稳、锡舌善静,根据不同矛盾纠纷,指派不同调解员进行矛盾调解,实现“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目标,切实做到“矛盾不上交”。
与此同时,平川派出所打造“建立一个中心、建强一支队伍、完善一套机制”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三个一”模式,在平川镇建立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吸纳乡贤能人、治安户长等社会力量组建联调队,完善排查、介入、联调、评晒、回访机制,做实做细事前防范、事中处置、事后跟踪,真正掌握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主动权。近年来,已先后成功调解各类治安纠纷3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7%,化解疑难、复杂纠纷60余起,建立起了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纠纷化解新格局。
真情利民惠民
共绘警民关系“同心圆”
平川派出所牢固树立“人民公安为人民”理念,贴心服务“零距离”,彻底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依托“临泽公安”微信公众号、微博、便民微信群等平台,实时发布辖区发案预警提示、防范措施、案情通报、政策法规及便民惠民举措等,实现情况在群众中掌握、形象在百姓中树立,警民之间交流互动更加亲密和谐。积极入户走访听取社情民意、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采集基础信息,积极为民破小案、办小事、解小优、帮小忙、惠小利,确保公安系统“放管服”便民利民措施落实到位。坚持事前防范、事中处置、事后回访。
至目前,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0余起,行政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27%,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83%,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工作目标。
以“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为契机,实行省心、放心、齐心、安心的“四心”服务措施,不断促进和谐警民关系。落实便民利民措施让群众省心,派出所积极打造“阳光服务”窗口,提供预约服务、代办服务、上门服务、错时延时服务,架起了警民直通连心桥。
他们同辖区群众建立育林联防机制,治沙造林30公顷,恢复隔离护栏50公里,救助野生动物31只,为修复脆弱生态和建设魅力“水乡平川”注入了公安力量。
不仅如此,着力打造百姓家门口“警务室”,做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深入开展“一标三实”工作,充分发挥治安户长防护作用,提高“见警率、管事率、稳控率”。强化内部安全防范。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加大对企事业单位及村社、场所的安全防范措施检查监督,督促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强化宣传防范。突出宣传重点,创新宣传形式,通过新媒体发布预警信息、发放宣传资料、利用村民会议讲解典型案例等多种形式来提高辖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树牢“心防”,堵塞安全漏洞,压缩犯罪空间。
“我们通过完善巡防机制,加大对早晚高峰、人员密集时段、重点场所的巡逻密度,强化对居民区、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等区域、部位的有效控制。我们将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尺,努力提升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平川派出所教导员李海春说。
“苏所长,又去排查线索啊?”路边晒暖的杨大爷笑盈盈地说,身旁的羊羔在寻觅杂草。傍晚时分,忙完农活的左邻右舍围坐在一起拉家常,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小镇临泽县平川镇,静谧和谐,百姓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