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政法网 今天是 2025年07月08日 星期二

法官“灭火”记

来源:甘肃政法网 责任编辑:张曦云 发布时间:2025-06-30 50
字号:A A    颜色:

着火了!着火了!”5月1日早上,武威市凉州区某村民小组骤然响起急促的呼喊声。循着声音望去,该村组一处水渠旁,浓烟滚滚升腾,干枯的柴垛秸秆在火苗的肆虐下噼里啪啦作响。火势借着风势,迅速朝着一农户家后院蔓延。转眼间,该农户后院的猪舍被火焰吞噬,铡草机、柴油机、电机等物品也在火海中被烧得面目全非。


 消防大队迅速赶来灭火后,经过细致勘查,认定起火部位为该组蔡某南墙外水渠,而起火原因是该村民小组组织群众清理渠内垃圾,村民梁某在水渠内焚烧清理后的垃圾时,引燃了水渠旁边的杂草,从而引发这场火灾,造成赵某各种损失54740元。


 此后,赵某拿着认定书,多次找到梁某和该村民小组,希望赔偿自己的损失,始终未得到满意答复,遂起诉凉州区人民法院和平法庭。


 案件承办法官接过诉状,仔细翻阅案件材料,看着原告、被告一栏里同村村民的名字,心想:“都是一个村的乡亲,低头不见抬头见,只有下功夫调解了。”随后他便拨通了该村村委会的电话。


 “刘法官,我们正为这事发愁呢。”


 “张主任,邻里邻居的事,咱们一起商量个解决办法,一定要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天后的清晨,按照商定的日子,办案法官联合镇政府、村委会、司法所的调解人员开始了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


 梁某涨红着脸,手指不安地抠着桌角:“我按组里要求清理垃圾,清理完点火烧垃圾,哪想到会这样。我家条件也不好,实在赔不起那么多钱!”


 村民小组负责人也连连摇头:“组织清理是事实,但小组财力有限,只能出一部分,都加起来也凑不成5万多元啊”。


 赵某猛地起身说道:“不行就开庭!今天必须给个说法!”


“都消消气!”办案法官起身安抚道,“引发火灾造成损失谁也不想看到的。既然事情发生,矛盾纠纷产生了,我们就想办法心平气和的化解,日后邻里也好相处。”


 随后,办案法官便和镇政府、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分头做工作。


“老梁,好意办了错事,责任得担,但赔偿可以商量。”


“小组作为组织者,给老赵进行合理补偿,也是给村民有个交代。” 


 面对情绪激动的赵某,办案法官拍着他的肩膀:“咱都是乡亲,总能找到和解之路的。”

  

 当大家再聚到一起调解时,气氛明显松动。


微信图片_20250627145821.png


 梁某率先开口:“刘法官,我愿意赔12000元,再多我真拿不出来了,就这都把能借的借了个遍。”


 村民小组负责人也跟着表态:“我们小组凑了3000元,希望赵某能理解。”


 赵某沉默片刻:“说实话,这点钱和我的实际损失比差得远,但看在大家都不容易,也是一个村上的邻居,也都有解决问题的诚意,我同意这个方案。”


 这场因失火引发的纷争,最终在多方联动调解下,算清了赔偿账,更护住了乡亲情。赔偿款现场交付,赵某脸上露出了笑容:“谢谢大家,以后咱们还是好邻居,有啥事还得互相照应!”


 看到双方握手言和,办案法官缓缓说道:“邻里之间发生摩擦纠纷很正常,遇事大家要多沟通、多理解,构建好的邻里关系,双方才能够实现“双赢”。


 在农村地区,邻里矛盾纠纷是最常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邻里关系失衡、不和谐、纠纷处置不及时,很容易引发更激烈的矛盾。凉州区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小案不小看,小案用心办”的办案理念,以“如我在诉”意识,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当成家事来办,坚持情理法相结合,采取多元化、多渠道沟通调解,实现矛盾纠纷及时有效化解,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2025年以来,通过联动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8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