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政法网 今天是 2024年05月19日 星期日

酒泉:“三联九制”解纠纷 “主动创稳”治未病

来源:甘肃政法网 责任编辑:张曦云 发布时间:2023-08-22
字号:A A    颜色:

近年来,酒泉市紧扣“市域面积大、环疆边界长、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共存”市情,立足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通过建立“三联九制”,构建矛盾纠纷发现、处置、预防一体化解格局,实现“被动创稳”向“主动创稳”转变。2020至2022年间,酒泉市年均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140件,2022年全市刑事案件较2020年下降16.2%,治安案件下降40.2%,未发生重大政治事件、暴恐事件和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社会大局持续保持安全稳定。


“一张网格”联动 推动从“静态维稳”转向“动态创稳”

确保矛盾纠纷“发现得了”


主动创稳,核心在创。坚持把网格化服务管理作为发现问题有效手段,通过“网格员跑遍千万家”,实现前置防范、前瞻研判、前端处置。


“综治中心+网格+信息化”工作机制。坚持“一个中心一张网”,建立以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为“指挥部”、城乡网格为“共振元”的社会面风险防范机制,开发网格服务系统,连接“网格员”APP、12345热线和“群众爆料”小程序,形成问题收集中心;连接公安、司法、信访等职能部门,形成问题转办中心;通过线下入户巡查及线上群众爆料,建立“网格员发现问题、综治中心交办问题、部门属地解决问题”的工作流程,每月形成“红”“黄”“蓝”区域平安预警指数,推动各类风险隐患早发现、早介入。



1.png


“活力+小微+专群”工作机制。“平时”推行活力网格工作模式:全市5575名专兼职网格员常态化下沉1424个城乡网格开展入户巡查,通过“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确保网格员知户情、知格情、知民情。“战时”推行小微网格工作模式:疫情防控期间,在社区建立一级网格,集结机关干部和在职党员“入格下沉”为临时网格员,形成“社区吹哨、部门和干部报到”模式;在居民小组建立二级网格,在楼院、小区建立三级网格,细化楼栋“小网格”和单元“微网格”,动员楼栋长、在职和退休党员管好“小网格”,动员居民和志愿者管好“微网格”。“临时”推行专群网格工作模式:重大节会维稳安保期间,实行“公安派出所+网格+包抓单位+信息预警”的工作模式,推动以格保片、以片保面。


2.png


“社区+社会组织+社工”工作机制。规范街道社区职责和事务准入“四张清单”,成立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中心,在各级综治中心全覆盖设立社会组织工作室,开展养老、助学、帮困活动。推行“社工+党员”,成立党员、业委会成员、社区民警和专职社工为主体的居民协商议事会,打造“居民议事厅”;推行“社工+网格员”,将社会工作者聘任为专职网格员,对居民诉求和服务事项“线上接单”;推行“社工+志愿者”,培育“先锋赞”“管的宽”等志愿服务队伍,创建“妈妈唠嗑队”“爱心敲门行动”等品牌,拓展和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3.png


“一站解纷”联调 推动从“单一维稳”转向“多元创稳”

确保矛盾纠纷“解决得了”


主动创稳,目标是稳。坚持把问题吸附在当地、解决在当下,建立“一站解纷”联调机制,通过机构重组、职能重塑、机制重构,推动矛盾纠纷处置提质增效。


机构融建机制。以四级综治中心为依托,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调处阵地,建立公检法司、信访、人社等部门“常设常驻、派驻轮驻、随叫随驻”等工作机制,引入各类调解组织和第三方社会机构,一揽子为群众提供信访接待、调解仲裁、行政裁决、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服务,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全市共建成标准化综治中心513个,入驻矛盾纠纷调解组织832个、法律服务组织46个、心理咨询室72个。2022年以来,通过“一站式”平台受理群众诉求16520件,办结率达98%。


4.png


力量融合机制。动员行业力量、专业力量、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健全完善全市“1+33”矛盾纠纷多元调处体系,建成87个行业性调委会,建立由282名行业部门矛盾调解专家组成的专家库,对行业纠纷进行“点菜式”调处。建成76个以退休政法干警、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为主的个人调解工作室,协调政法干警、律师、人民调解员入驻各级矛调中心,动员“两代表一委员”、治安户长和乡贤等共同参与涉邻里、婚恋、经营、物业、土地等生产生活矛盾纠纷化解。全市共成立80个乡镇(街道)调委会,510个村(社区)调委会,6911名人民调解员持证上岗,培育特色调解工作室32个、金牌调解员78人。


5.png


职能融汇机制。推行村社“接诉即办”、乡街“联席研判”、市县“法治分流”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村社接诉即办,就是充分发挥网格员、社区民警、治安户长等基层力量“人熟、地熟、事熟”的“前哨作用”,落实“日排查、日报告、周分析、月调度”,对群众反映相对集中的纠纷进行“拉网式”排查处置,按照“一事一调、一人一策”建立台账,采用开具协作联系单、委托调处函、调处回复函等形式,健全完善“随手调”“口袋调”“上门调”等机制,确保各类矛盾纠纷应调尽调。乡街联席研判,就是在全市77个乡镇(街道)、51个城市社区全部建立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由政法委员牵头,定期召开矛盾纠纷调解联席会议,邀请政法干警、人民调解员、律师、重点行业部门等参与个案分析研判,形成“党委主抓、属地主责、部门主调”的工作机制。市县法治分流,就是树立“先调解后诉讼”理念,在市县两级建立由法院主导的“1+N”诉前联动多元解纷机制,两级法院对接108个调解组织,引入特邀调解员116人,建立金融保险、婚姻家庭、道路交通、法税协作等专项调解工作室。2022年,全市基层法院诉前调解分流率达到52%,诉前调解成功率达到62%。建立党政主要领导包抓、市级分管领导调度、其他领导“一岗双责”信访工作责任制,推动化解信访问题;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实行“一宗案件、一名领导、一套方案、一个专班、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实现全市重复信访积案办结率达到99.6%。 


“一核多元”联建 推动从“应急维稳”转向“常态创稳”

确保矛盾纠纷“预防得了”


主动创稳,关键要主动。坚持“在苗头阶段处理隐患”,围绕问题抓治理,坚决避免风险隐患转变为严重事件事故。


党建引领机制。肃州区围绕解决物业矛盾纠纷高发问题,发挥党组织核心、业委会共治作用,着力打造“红色物业”品牌。按照“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方式,由社区“两委”、网格员兼任业委会成员,推荐物业企业、业委会党员代表担任网格党组织兼职委员或网格员。推行“社区派单-物业接单-网格员(长)督办”工作模式,2022年共开展物业专项治理400余场次,化解物业矛盾纠纷1900余起,整治物业问题隐患1万余个,推动物业服务投诉率同比下降41.8%,社会治安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21.0%,群众对社区治理满意度显著提升。


法治保障机制。瓜州县着力解决乡镇矛盾纠纷问题,推行“八八一”工作法:组织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警官、法官、检察官、律师、群团组织、应急处突八种力量进网格,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专业性调解、行政裁决和行政复议、第三方调解、个性化品牌化调解、诉前司法确认八种调解手段,搭建“微网格·大治理”智网瓜州服务平台,确保群众诉求“随手报”、辖区网格“立即办”、处理进度“随时看”、满不满意“随时评”、政策法规“随时知”,实现“一网通办”。肃北县抓住牧区治理难点,打造“马背便民服务队”,通过走下去“宣”、马背上“送”、蒙古包“讲”,深入牧区开展便民服务活动,实现牧民转场到哪里,“马背”服务力量就延伸到哪里。推行巡回法庭进牧区,形成排查矛盾纠纷与“就地立案、就地审理、就地执行”相结合的巡回审判机制。



7.png


自治强基机制。推动社区工作“眼睛向下围着群众转”,金塔县探索开展“门房革命”,将86个小区门房打造成为学习教育“大课堂”、社情民意“集散地”、便民服务“前哨站”,定期组织居民在小区门房召开民情恳谈会。2022年,共征集“微心愿”68个,“急难愁盼”问题72个,开展安全隐患排查、重点人群帮教、助老助残等服务活动350余场次。推动社区工作者与空巢、独居、高龄、困难居民结成800对“帮扶对子”,定期开展上门义诊、生活照料、采购代购等服务,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8.png